与前几次相比,第六次“陈江会”似乎长了一张平淡的脸孔。前5次,有破冰重逢的壮志豪情,有大陆居民游宝岛圆梦的兴奋,有两岸一日生活圈形成的惊喜,有ECFA带来打开经济新天的期盼,实在是让人心情激荡的大消息,大新闻。而此次签署的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两岸民众单看名称,想必都不太理解所言何物。
这个协议其实远比字面给人的印象来得重要。两岸卫生主管部门将由此建立合作机制,交换疫情情报,同意药品质量标准,推动新药研发,建立紧急救助机制。任何一条措施,只要在将来某天影响到我们中任何一个人,都将可能是影响生命安全与健康的头等大事。江丙坤称之为“两岸民众关心的最大公约数”。
本次会谈的议程也相对简约,只签署一项协议,会期不过1天。陈云林会长第二次到台北,旧地重游,工作之余也只去故宫匆匆一瞥,去花博梦想馆做简短参观。没有了上回与国民党高层间觥筹交错的宴会,甚至沿路也没有民进党组织的大规模抗议,展现在媒体上,自然没有以往的热闹气氛。
如果仅凭场面浩大与否来判断“陈江会”的走向,恐怕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认为两会交流开始走向冷感。本次“陈江会”在形式上趋于简约,其实是两岸关系走到历史节点的必然。短短两年半内,两岸人员、货品往来的大平台已经搭就,今后双方将更多地着眼于局部与细节,解决更专业复杂的问题。
本次会谈自有亮点。少了激情添了冷静,按章办事,也是制度性协商的应有之义。双方本着实事求是精神,条件成熟的即签署,尚有分歧的继续磋商,力求稳妥,不为签而签,不为靓丽数字而签。
会谈中双方一致同意,签署任何协议,最重要的是执行。双方商定,将不定期举行两岸协议成效检讨会议。这是两会在取得成绩后的冷静反思。秉持这样的精神,已签和未来将签的协议,将更为见效,更易深入人心。(王平)
[ 责任编辑:张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