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台统派人士谈台湾光复65周年历史意义

2010年10月26日 12:06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日据中期,台湾同胞从事非武装抗日,深信祖国不久将收复台湾,于此刻到来前不可失去民族特性,故启动一波波抗日的文化启蒙运动,以延续民族传承与对祖国认同。在那段遭日本殖民屠杀蹂躏的悲惨岁月,日本占领台湾十三年后的1907年6月15日,台士雾峰林家林幼春在其致梁启超的信函称私喜“祖国中兴”。日本统治台湾三十年后的1926年11月13日,在日警监视下,黄白成枝在台北的演讲时公然称“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日本统治台湾四十年后的1936年,林献堂于其内地之行在上海时,也公开声称“林某归还祖国”。

  日本当局面对台湾同胞“依然以旧有的民族观念视支那为祖国”的坚贞民族气节,最后于日据末期穷途末路之际,以极端暴力手段,在台湾推动“皇民化运动”,不惜以废汉字、禁戏剧、毁寺庙、建神社、讲日语、改姓名(中文改成日文)等激烈手段,对台湾人民进行一场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认同改造运动。日本当局亦不讳言地宣传“所谓皇民化运动就是使本岛人成为真正日本人的运动”;1945年日本战败,因为对祖国感情的依恋,光复后台湾人民衷心热烈欢迎台湾回归父祖之国中国的怀抱。台湾作家吴浊流形容当时的情境“……五十年间的皇民运动,只仅一天就被吹走了”。换言之,贯穿日本殖民台湾五十年间“思慕中国为民族祖国”的民族精神,就是台湾人民对中国强烈的祖国认同。

  古人有云“欲亡其国,先亡其史”,李登辉、陈水扁在台掌权二十年,从物与心的两个层面,极力欲抹灭这段台湾先贤的光辉抗日史实,前者推行“去光复节”政策,取消“台湾光复纪念日”为法定假日,并废弃“台湾光复纪念日”,将其窜改为“终战纪念日”,后者则是窜改历史教科书,其目的就是在意识形态上,切断台湾人民的两岸历史连结记忆,断绝台湾人民对祖国的认同;更令人痛心的,李、扁执政分离主义论者藉国际法混淆曲解,就台湾光复一事炮制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误导台湾人民的国族认同。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