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广州开锣,主题为:“加强新兴产业合作,提升两岸竞争力”。与往届不同,这次在论坛全体大会之前,别出心裁设置了为期两天的参观访问环节。昨日一早,100多名与会代表分成新能源组、节能环保组、文教组,分赴深圳、佛山、江门、东莞等地,深入企业一线,感受两岸在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方面合作的前景和潜力。
新能源篇
在深圳,代表团先后参观了两家新能源企业———深圳市创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泰玛风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这两家企业的规模不算大,但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
缺乏沟通机制,影响产业布局
创益的“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可以代替传统的建筑用玻璃幕墙,把建筑变成一个小型的“太阳能光伏电站”。这一技术,吸引了一位台商的注意,他在东莞虎门有一间照明设备生产厂,在进入今天夏季的用电高峰期后,他为每周二的错峰用电感到苦恼,他希望能够将一些类似的新能源设备和技术落户到自己的工厂。
创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会主席李毅坦言,和长三角相比,珠三角更适合他们这样的创业型企业,因为这里有适合企业从小到大发展的土壤。但他认为,广东的企业,包括新能源企业在内,都存在与政府分得过开的问题,“喜欢闷声发大财”。前来参观的台湾台南大学绿色能源科技学系教授黄镇江指出,如果缺乏与企业的沟通机制,政府在对于新能源产业的布局上会受限。
泰玛则是一家集研发和生产磁悬浮风力发电系统为一体的企业,在创立后的第七个年头,研发出了第一代产品。现在,企业已经和美国客户签下了2亿元的订单,另外的一个大客户,则远在北方的辽宁。企业董事长林文奇认为,广东的市场很巨大,但推广起来不容易,“还存在着认识问题。”
新能源的合作,可先谈谈恋爱
“美国做什么,台湾就喜欢跟着做什么。”黄镇江精辟指出,尽管在全球的新能源产业技术地图里,广东和台湾所处的位置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以代工为主。“再好的产品,生产线还不是从德国、美国买回来的?”
“第一代落后了,第二代要迎头赶上。”黄镇江说,新能源产业的市场其实很巨大,尽管国外已经遥遥领先,但仍有可以发展的空间。他举例说,以风能、太阳能发电所需的蓄电池来说,台湾已经在研发它的生产线,而不是局限于生产一块块的蓄电池。黄镇江建议,广东可以和台湾合作,跳出代工的微利模式,以核心技术和品牌营销为主,并肩站在产业发展“微笑曲线”的两端。
台湾干布太阳能公司的总经理林江财先生也指出,2009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近五成来自大陆与台湾,其中台湾占10%,大陆占到了38%,而全球太阳能产业营收达到385亿美金,“你说这市场有多大!”他认为,大陆与台湾在新能源产业领域展开合作,应该首先“将门打开”,像发展男女关系一样,如果结婚尚早,就先谈谈恋爱。
对于政府在政策层面上的支持,黄镇江教授认为大陆政府部门的认识都很一致,关键是从政策到真正实施的策略落实上能否有足够的决心。此外,他也指出,台湾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过程中,不能将相关的标准局限在岛内,而是应该做到台湾标准两岸化,两岸标准国际化。
文化篇
昨天早上8时半,文教组首先来到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该所是国内仅有的两个国家级文化产权交易所之一,文化产品在这里可以像证券交易所一样买卖交易,已正式运营两个多月。
据接待方介绍,目前文化产业最缺资本市场的支持,建立该所的目的在于将资本市场和文化产业结合起来。来访问的台湾同胞对此感到新鲜并提问:交易时产品是否一定要存放在交易所,如何鉴别交易品的真伪等等。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的潘锡堂称:“我在美国时没有找到类似的平台。”
台湾技校学生,有望内地实习
在下午举行的座谈会上,内地和台湾的参访组成员纷纷发表自己参观的感受。台湾新闻界的赵怡称,20年前自己来内地是传授经验,20年以后不是传授,而是观摩学习,如今在台湾,很多学生把来内地学习视为一种荣耀和进步。无独有偶,东方技术学院董事长李福登在座谈会上询问能否允许该校学生到深圳实习,中台办交流局局长李维一当场表示:“此事正在与相关部门商讨,我们将积极努力,在论坛结束前给予明确答复”。
谈到文创产业,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潘锡堂认为,最近两岸不约而同将文化创意产业视为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双方应发挥各自优势互补互利,台湾的优势在于对文化资本的运用和对文化内涵的传递,而内地则善于开拓市场。
在演艺事业领域,台湾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汪威江认为,台湾刚出台文化创意产业的草案,分为16项项目,内地和台湾在某些项目上可以进行合作。中华演艺总工会理事长陈桓浩称:“台湾在合作拍戏方面的态度是开放的,将来我们希望做到,只要内地影视界在台投资就允许其在台拍摄,我们将配合其工作帮助申请场地、招募人手等。”
两岸合编字典,清除学术障碍
针对两岸对于西方传入的科技词汇有着不尽相同的翻译,从而给双方学术交流造成某些障碍的情况,中华语文研习所董事长何景贤表示,目前两岸已着手解决这一问题,2014年将编订出一本涵盖8万词条的两岸现代汉语常用本,该字典将两岸人民在日常生活用到的、中小学校里涉及的科技词汇列出一个对照表,方便比较学习。而且从今以后两岸将建立长效沟通平台,当出现新的科技名词时,两岸将不再使用不同的翻译,而是统一同一种翻译。
在座谈会上,有组员呼吁重视对中文的使用,认为台湾和内地均出现类似的现象,即很多产品即使在中国生产也全是英文没有中文,这种现象值得重视。文化的根基在于语言,发展文化产业应注重在根基上下功夫。他开玩笑地说:“现在台湾和内地没有‘停车场’,所有的停车场都是‘P’(谐音“屁”)。”此话引来一片笑声。
[ 责任编辑:张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