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闽台特殊渊源 谈“走亲访友做生意”三大收获
去年以来大陆有多个省市的经贸代表团先后访台,与其他省市相比,福建的特色是什么?福建是如何确定“走亲访友做生意”这样具有亲和力的访问主题的,取得什么样的成果?黄小晶省长为本网记者详解了福建与台湾的特殊渊源,并畅谈了5月率团访台的三大收获。
说起福建与台湾具有特殊的渊源,黄小晶表示,存在非同一般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五缘”: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这“五缘”大家都很熟悉了。因为有了地缘、血缘和文缘,闽台之间亲戚多、朋友多、熟人多,平时往来十分密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福建省经贸文化交流团访问台湾就是一次“走亲访友”之行。又因为商缘相连,闽台经贸联系十分紧密,台湾是福建第二大投资来源地、第一大进口市场、第七大出口市场,大陆赴台投资第一家企业也出自于福建,闽台之间相互投资、贸易往来有大量项目要谈,所以,福建省经贸文化交流团访问台湾又是一次“做生意”之行。而加强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人员往来,正是国务院支持海西建设《意见》赋予福建构筑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的重要任务。
此次,黄小晶率领福建省经贸文化交流团访台之行也获得了巨大的收获。他说,不仅得到台湾乡亲和业界朋友的积极呼应,而且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收获浓浓“乡情”。交流团一路走亲访友,一路收获亲情友情。与连战、吴伯雄、江丙坤、王金平、林丰正、曾永权、蒋孝严、黄敏惠、胡志强等台湾知名人士见面会谈,与辜严倬云夫人话家常,与福建同乡畅叙,与妈祖信众联谊,与两岸宗亲交流,与乡镇乡亲聚会,与基层民众沟通,大家嘘寒问暖、无拘无束,叙旧说新、既讲也听,谈得多了理解就增加了,共识就形成了。确实是乡亲越走越亲、朋友越走越近。
二是做生意成果颇丰。无论是裕隆、友达、台塑、统一、奇美、鸿海、石化同业公会的企业家,还是工研院、中兴大学的专家学者;无论是台湾省农会、渔会、云林等地的农民,还是台湾观光协会、旅游同业公会、苗栗等地的旅游业者;无论是谈双向投资,还是谈货物购销,大家都有很强的合作意愿,达成了不少合作共识。据统计,在台期间福建赴台企业对台采购累计签约金额38.88亿美元,其中农产品3.75亿美元;17家福建企业拟在台投资设点,协议投资总额5571.23万美元,其中福建企业实际投资额3406.73万美元,8家已获批准的企业在台挂牌开业;签订吸收台资项目199项,总投资约66.53亿美元,拟利用台资17.61亿美元。
三是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信心更足。通过与更多的台湾各界和基层民众面对面的接触交流,进一步增强了福建省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信念。第一,这个主题和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它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随着两岸交流交往的日益密切、平等协商的逐步深入,不断扩大共识,厚植共同利益,两岸就会越走越近,和平发展的前景一定是光明的。第二,福建应当发挥优势、先行先试。这次,在与台湾民众深入交流中,他也感到,台湾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对大陆的了解还不够多。他还特别提到,在台南街上的小吃店里与几位年轻人聊天,他们不知道自己所讲的方言叫闽南话,不知道海峡对岸的福建讲的也是闽南话,都希望能到大陆看一看。据了解,现在还有70%的台湾民众没到过大陆。所以,黄小晶认为,两岸的交流交往应该持续扩大,特别要让更多的青少年参加进来,进一步加深同胞之间的了解和情谊。因此,福建省要依托闽台“五缘”多做工作,为进一步开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多作贡献。
[ 责任编辑:田云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