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台湾文化是闽南文化延伸 传承中华民族精神

2010年03月03日 09:36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元宵节,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在泉州参加闽南文化节时说:“我和太太都是闽南人,我是漳州人,她是泉州人。”“台湾文化就是闽南文化的延伸、传承,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台湾话其实就是闽南话。”  

  2月27日至3月1日,首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节在福建泉州举行。3000多名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云集泉州,共襄盛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为文化节专门发来贺信。

  闽南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结海峡两岸闽南同胞和海内外闽南儿女的重要精神纽带。作为闽南文化主要发祥地、闽南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的核心区和闽南文化遗产的富集区,泉州保留着完整的闽南文化。

  此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节共有闽南文化论坛、第九届国际南音大会唱、海峡两岸戏剧展演与交流、南少林武术系列活动等15项闽南特色文化活动亮相。

  泉州市民的狂欢节

  2月 27日晚,“中华情·闽南风”首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节开幕式暨大型文艺晚会隆重开幕。晚会通过短片和节目的相互呼应,表现闽南文化、泉州的人文风情和精神面貌。

  闽南语歌舞组合《乡音·乡恋》、《感谢你的爱》、《歌声满天下》,用生动的情境舞蹈来诠释两岸同胞之间的血脉情缘;《卖汤圆》、《五哥观灯》和《大团圆》反映出了两岸相亲元宵乐的情感;《偶趣闹元宵》呈现了泉州元宵习俗的丰富内涵,生动再现了传统绝技。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一年一度的“歌吹漫步”成了泉州市民不可或缺的节目。越来越丰富的内容,越来越热闹的气氛,让元宵成了泉州市民的狂欢节。

  今年的“歌吹漫步”,市区共有10余支表演队伍近千人参加。各表演队伍分别从各自所在的街道社区出发,在古城内走街过巷,表演妆人秀、驴子探亲、大鼓凉伞、舞龙舞扇等数十个具有泉州特色的民俗节目。

  在泉州梨园古典剧院、泉州艺术文化中心、市区府文庙广场精彩上演的海峡两岸传统戏剧同样受到市民的追捧。

  在梨园古典剧院,28日晚的台湾歌仔戏演出也吸引观众眼球。台湾歌仔戏名角许亚芬与伙伴们一起带来的《唐伯虎点秋香》喜剧表演,演员们唱腔坚厚自如,举止投足优雅到位,音乐旋律朗朗上口、优美动听,现场观众看得如痴如醉。

  两岸应共同开发台湾海峡

  此届闽南文化节得到台湾方面的重视和积极响应。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率14人代表团与会。台湾6个南音社团和歌仔戏剧团109人、3个南少林武术团64人、专家学者23人、各界人士168人分别参加文化节各项活动。

  2月27日下午,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在泉州会见了林丰正一行。林文漪首先向岛内乡亲拜年。她说,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它延续了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有一定地位,而闽南文化更是两岸同胞共同的重要文化。

  “台湾海峡在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地位极为重要,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大量的运输需要经过台湾海峡。”林文漪并倡议,两岸应该团结起来,共同重视台湾海峡的生态修补和环境保护,对其进行共同开发利用,并通过两岸同胞的团结,来抵制各种风险,维护共同的发展。

  28日上午,林丰正参观了位于福建泉州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参观过程中,他不时感慨道,“这里的很多东西和台湾的都一样,一模一样。”

  林丰正说,“我的祖先是在康熙年间从福建迁到台湾的,当时的祖先是第12代,我是第19代了。”

  林丰正表示,闽台缘博物馆对台湾民众特别是对台湾青年一代有非常大的教育作用,能够使他们更加清晰地认清两岸同根同源的事实,“我们完全是一家人,这是事实,应该让更多的台湾同胞来参观,可以增加这种认同感”。

  “我和太太都是闽南人,我是漳州人,她是泉州人”,林丰正谈到参加此次闽南文化节的感受,“台湾文化就是闽南文化的延伸、传承,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台湾话其实就是闽南话。”

  参观结束,林丰正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欣然提笔,写下“两岸同根、血脉相连”八个大字。

  构筑闽南共有的精神家园

  文化节的重要活动之一——闽南文化论坛2月28日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行,来自两岸的嘉宾、专家学者等260多人参加。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张铭清说,2007年6月9日,国家批准设立首个汉族区域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加强对闽南文化生态的保护和研究,进一步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他说,从根本上讲,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意在提升闽南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传播力,服务于“海西”形象塑造,服务于增进海峡两岸文化认同,服务于营造闽南文化生活圈,构筑闽南共有的精神家园。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长杨彦杰说,闽台“五缘”是一个有着内在逻辑关系的整体。地缘、血缘指的是地理关系和人种来源,这是各种相互关系的基础。而法缘、商缘、文缘,即是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的血脉渊源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关系。闽台“五缘”形成于历史,是以闽南人为主体的两岸人民共同创造的,同时在新的历史进程中延续和发展。

  厦门大学教授陈支平则认为,“环闽台海洋经济圈”对外影响不容忽视。他说,明清时代福建沿海商人的活动范围,虽立足于本家族、本乡族,但他们在专注于闽台海峡两岸之间的商业贸易的经济经营之外,还兼及东南亚各地以及中国的东部沿海各地。因此在清代东南沿海的商人,已经营造出一类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环闽台海洋经济圈”。

  专家学者们就闽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意义畅所欲言,为热闹的元宵佳节增加几分厚重的学术探讨气氛。(萧遥)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