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李沃士:两岸和平发展给金门带机遇 打造"金厦生活圈"

2010年01月13日 08:50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此刻,金门正站在发展的转折点上,我们必须与时间赛跑,建设、建设、再建设。” 李沃士语速不快,但很坚定地对记者说。

  初见金门县新任县长李沃士,其纯朴、平和、务实的工程师特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1月8日,李沃士在他的办公室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职才十几天,且新的县府团队尚未到位。但对家乡金门的未来发展,李沃士早有了明确的思路。 

  定位为“观光休闲岛”

  在去年底举行的金门县长选举中,人称“高粱之子”的李沃士脱颖而出。他在选举中提出,把“让金门成为一座国际休闲观光岛屿”作为施政总目标,备受海内外百万金门乡亲的瞩目。

  “首先,我们要对金门未来发展有明确的定位——观光休闲岛。”站在《金门与厦门地区关系图》巨幅地图前,李沃士给记者“指点”起来。

  之所以做这样的定位,李沃士认为有几个利基。首先,长久以来金门比较完整地保留了闽南文化,无论是风情民俗,还是建筑形制,都非常有特色。其次,绝无仅有的战争遗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两岸对峙,作为前线,金门遍布各种军事设施;如今战争远去,硝烟散尽,当年的军事设施成为重要的观光资产。第三,金门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青山绿水,碧海金沙,让人留恋往返。

  李沃士说:“这个季节,就是赏鸟的好季节,因为有许多候鸟南迁到此越冬。类似这样的资源,是别的地方无法复制的。”他说,金门岛南海岸的金色沙滩,还是原生态,我们打算开发利用,将此打造成观光度假胜地。

  李沃士出生于金门清贫农家,从小就跟着父亲下田,看着满垄刚吐新绿的高粱,小沃士总是期盼它们快快长大,因为他知道,当高粱田像熊熊火把般结满穗子,就是该收成的时候了,也是全家难得能吃饱饭的时候。虽然自己没上过学,日子艰难,李沃士的父亲却把孩子的教育当作第一等大事。而父母亲的含辛茹苦,也是李沃士上进的最大动力。这个高粱田里长大的孩子,不负父母期望,一路专心苦读,终于出人头地。成功大学毕业后,李沃士长期在台湾的“中国钢铁公司”工作。虽然远离故乡,但是李沃士的心田却永远种着高粱。

  40年后,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李沃士又选择回到故乡,为家乡服务,以感恩之心回报桑梓。

  打造“金厦生活圈”

  “我们要打造金厦生活圈。”李沃士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给金门带来了发展机会,我们会抓住这个机会。”

  金门和厦门的港口相距仅17海里,“小三通”客船只要40分钟就到。李沃士说,现在,金厦两地往来非常便捷,许多金门人穿着拖鞋、短裤就跑到厦门,在那边吃个饭,买点东西,然后溜溜达达地回到金门。如今,金门15000户居民中,有8000多户在厦门买房置产。“将来也希望有一天,厦门人也能将家安在金门。”

  “小三通”实现近10年来,“金厦共同生活圈”逐渐成形,金厦“两门”已在各自领先的工商业、休闲观光、文化资产和海洋生态领域,发挥着互补、共荣的功能。

  李沃士说:“这是不可取代的优势,只要继续往正确方向前进,仍可紧握历史契机。金门处处闽南风,与闽南等地深厚的地缘、文缘,必将织结金厦商缘。”

  他认为,金门的发展离不开厦门,金厦各具优势,两地之间可以建立一种“同一区域、分工合作”的竞合关系。厦门可以高度发展商业和其他产业,金门则可以建设成为厦门的“后花园”,成为观光休闲、旅游度假胜地。现在每年有上千万的游客到厦门,如果这上千万游客中的1/10顺游金门,那将给金门带来多么惊人的助益。“所以我们要朝这个方向努力,做好大陆游客这篇大文章。” 

  李沃士透露,除推展观光休闲,两岸还可以携手推进文化创意产业,推进教育合作与交流。目前,金门技术学院正在进行升格为金门大学的准备工作,而金门大学的成立,将为加强金厦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提供一个平台。李沃士表示,两岸交流,教育文化交流是重要一环,金门欢迎陆生来金门就学。

  打造“金厦生活圈”,金门自己的事情要先做好。李沃士透露,延宕多年、连接金门岛和烈屿(小金门岛)的“金门—烈屿”大桥今年将开建。大桥建成后,将使金门整体优势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进一步打好“侨牌”

  金门与厦门面积相当,虽然常驻人口只有5万,但海外的金门人却有80万之众,是名副其实的“侨乡”。金门华侨不仅数量多,对家乡建设支援也大。据不完全统计,金门至少有130栋侨资兴建的洋楼。这些建筑中西合璧,融合了南洋的样式和闽南传统民居形式,有鲜明的侨乡特色。

  面对丰富的侨乡资源,记者特意问道,对金门来说,有无打“侨牌”的打算?李沃士说,这些金门籍侨胞都是金门发展的宝贵资源。以前,这些侨胞经常通过各种方式回馈乡里,有人捐资助学,有人投资经商,这些善行义举让人感佩。今后,我们将继续做好与海外金门籍侨胞的沟通和联络,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他们回乡参与建设。 

  “我们要善用侨务资源,为金门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李沃士说:“我要把自己工程师的训练和专长,奉献给金门这块土地。”他要以行动实践他的诺言,实现他的理想,为金门的发展插上飞翔的翅膀。(本报台北1月12日电 记者 吴亚明 聂传清)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两岸新闻 港澳侨新闻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