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直通车
携手合作 擦亮“海峡旅游”品牌
——《海峡西岸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解读
12月22日,《海峡西岸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通过在京专家评审。这是12月初《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发布之后,国家旅游局组织评审的第一个区域旅游规划。
《规划》确定的海西旅游区发展目标是什么,功能布局怎样,具体推动举措是什么?《规划》编制课题组组长、湖北大学旅游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马勇等专家作了解读。
主推四大产品系列
《规划》明确提出,从现在开始,用12年左右的时间,将海峡西岸旅游区建设成为中国旅游发展的又一个增长极,成为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并携手海峡东岸,共同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三轴是指:蓝色海滨景观轴,从浙江台州至广东汕尾的12个海滨城市;绿色生态景观轴,从浙江金华至福建三明,包括金华、丽水、衢州、南平和三明五市;红色人文景观轴,从江西上饶至广东梅州,包括上饶、鹰潭、抚州、赣州、龙岩和梅州六市。
八区是指:闽南滨海商贸旅游区、闽中商务休闲旅游区、闽北山林生态文化旅游区、粤东潮汕文化旅游区、浙西南山水生态旅游区、赣东人文生态旅游区、闽粤赣客家与红色文化旅游区、闽浙山海生态度假旅游区。
马勇介绍,海西旅游区山海资源丰富,海峡特色凸显,因而,在旅游产品设计上,将着力构建蓝色海滨、绿色山林、多彩文化、特色都市四大产品系列。
携手做大“海峡旅游”
在对海峡两岸旅游交流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后,《规划》提出了海峡两岸旅游合作的体系,即“双核、两线、三区、十大战略支点”。
“双核”即以厦门和台北作为两岸旅游交流与合作的双引擎;“两线”即“海上交通线”和“空中交通线”,发挥海峡西岸旅游区在对台旅游交流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海峡西岸旅游区为基础,不断拓展、延伸,打造两岸旅游交流的立体交通网络。
“三区”即“两马”、“两门”、“两岛”(南澳岛与澎湖列岛)三大旅游示范区,在此三个区域内先行先试两岸旅游产业的全面对接。
十大战略支点,即形成以西岸厦门、福州、莆田、汕头、温州和东岸台北、高雄、台中、金门、澎湖所组成的旅游合作支撑点体系。
“这个设想既考虑到了两岸在历史、文化和经济交往中所形成的既定联系,又考虑到了两岸在旅游资源、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互补性和差异性,旨在为两岸之间建立面向未来的旅游交流机制寻找最佳解决方案。”马勇说。
启动八大先锋项目
《规划》提出海西旅游近期(2010年-2012年)行动计划,并推出“12358”行动方案:
明确一大建设目标:共推“海峡旅游”品牌,联手打造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构筑两大先行先试示范区:即厦门与金门“小三通”两岸旅游合作先行先试示范区和福州马尾与台湾马祖两岸旅游合作先行先试示范区;
搭建三大合作平台:政策推动平台、信息共享平台、市场共推平台;
打造五大精品工程:滨海旅游精品工程、5A级精品景区培植工程、旅游品牌塑造工程、旅游名城建设工程、旅游交通提升工程;
启动八大先锋项目:厦门假日海岸等六大精品海岸、鼓浪屿等八大缤纷海岛、武夷山等五大世界名山、鼓浪屿海岛生态旅游度假示范区等七大旅游示范区、福州古城等九大韵味古城、泰宁大金湖旅游区等六大亲水湖瀑、泉州清源山等九大中国名山和莆田湄洲岛等12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本报记者 段金柱)
[ 责任编辑:阳艳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