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两岸学者呼吁:正视并适时推进解决两岸政治问题

2009年11月16日 08:32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由台湾“太平洋文化基金会”主办的“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11月13日至14日在台北举行。

  这次研讨会是两岸学界一次民间性的学术研讨活动,同时又是两岸关系改善发展新形势下,首次在岛内就双方关心的包括政治议题在内的各种议题进行综合性探讨,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研讨会受到岛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经过两天的深入坦诚交流,与会的两岸学者在政治、经济、文化、涉外事务及安全事务方面达成多项共识。研讨会因其开创性,受到与会两岸学者的高度评价。

  这次出席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共计110位,其中大陆方面28位,团长是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会长、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

  应抓住机会开启政治性协商

  研讨交流过程中,两岸多位知名学者提出,一年多来两岸关系步入良性互动、和平发展的轨道。当前,两岸应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顺利推进两岸经济性、事务性商谈的同时,正视并尽早着手就破解政治难题进行准备,适时推进两岸政治协商与谈判,为两岸关系更快更大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所长余克礼表示,目前虽然两岸关系已经缓和、改善并在不断发展,但基本上都是属于非政治关系性质。若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碰到政治瓶颈,势必难以深化下去。两岸关系不能实现完全正常化,两岸和平稳定就没有保障,两岸关系发展就显得很脆弱,极易出现反复甚至倒退。因此,要实现两岸关系可长可久的和平发展,就必须面对敏感的政治问题。

  余克礼认为,结束两岸敌对状态、签订两岸和平协议是突破两岸关系政治瓶颈、实现两岸关系全面正常化与和平发展的根本途径。目前,两岸解决这一问题的条件已渐趋成熟。两岸学者和有关职能部门可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个展开、广泛交流、解决探讨、深入沟通、寻求共识、努力突破的原则进行,尽早为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签订和平协议进行协商谈判预作充分准备。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政治室主任谢郁表示,诸多政治分歧越来越成为影响两岸互信、阻碍两岸关系发展的障碍。两岸关系要取得重大突破、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就必须面对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积极开展对话商谈,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为两岸关系继续前行清除障碍。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大陆研究所所长邵宗海教授认为,两岸政治互信的不足,说明了类似“和平协议”或“军事互信机制”要在短期内达成协议的困难。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亚中说,两岸应抓住目前经济互动良好的机会,开启政治性协商。把经济互动成果作为推动政治性协商的基础,“政经并行、难易并进”。

  建议共同筹办辛亥革命百周年活动

  经过两天的研讨与交流,与会学者在政治、经济、文化、涉外事务及安全事务方面达成多项共识。

  比如,政治组的与会学者赞同“九二共识”是双方进行协商谈判的基础,赞成促进两岸政治关系发展,认为两岸应该签署作为两岸和平发展重要一环的和平协议。对建立两岸政治互信,促进两岸良性互动看法也一致;文化组的与会学者都认为两岸应全面合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共同合作撰写中国文学史,共同发扬民族工艺,共同筹办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与纪念活动,共同构建闽南文化生态圈等。

  这次研讨会受到了两岸学者的高度肯定。郑必坚在闭幕致辞中肯定研讨会是一次具有开创性的民间学术交流活动。他表示,在两岸关系新形势下,构建两岸和平发展框架有客观需要,两岸应本着建设性态度,积极面向未来,共同努力创造条件,逐步解决两岸关系历史遗留问题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

  他说,去年5月两岸关系出现历史性转折,取得一系列进展,良好势头来之不易,应倍加珍惜,海峡两岸中国人必须切实抓住、用好这一机遇,两岸关系前途掌握在自己手里,共同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程。

  要努力创造下一个机遇期

  中国前驻法大使、前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表示,这场研讨会有“三好”。首先是,题目好,仅以“两岸一甲子”来说,要用英文翻译出来就不容易,但这就是中华文化,如果两岸能从中华文化着眼,其实两岸就是一家人。其次,随着世界的重心从大西洋转到太平洋,面对400年来最大的全球变化,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前所未有的机会,这是以前想都想不到的事情,所以,“两岸一甲子”研讨会的举办时机,非常好。第三则是前景好。这次研讨会涵盖外交、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不要小看与会两岸学者所提出的点子,这些意见和看法一定能进一步加强两岸之间的互信。

  台湾《联合报》大陆中心主任王玉燕表示,研讨会期间,大陆学者没有顾忌,畅所欲言,与台湾学者初次冲撞出的“火花”,虽然令人感到“炽热”,但也感受到新的“活力”。

  台湾铭传大学公共事务学系教授杨开煌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表示,以往两岸关系研讨会参加过很多,但要数这次的研讨会收获最大,大家不是虚应故事,而是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提出真知灼见。杨开煌说,我们要抓住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的机遇期,并且努力创造下一个机遇期!(本报台北11月15日电 记者 吴亚明 聂传清)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两岸新闻 港澳侨新闻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