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台北10月4日电 题:慷慨歌舞赤子心—大陆少数民族大学生赴台交流演出侧记
新华社记者 章利新 应坚
大陆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交流团4日晚上在金门完成了最后两场演出活动。在过去的两周内,交流团把大陆少数民族歌舞精品带进剧场、校园和台湾少数民族地区,以歌舞传递爱心、友谊和中秋祝福。
“这是一次成果丰硕的文化之旅。”文化交流团团长、西南民族大学校长赵心愚对记者表示,我们在各地充分感受到了台湾各族群同胞的热情和善意,两岸年轻人之间的交流必将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
爱跨海峡来
“民族风两岸情灾后重建关怀义演”9月25日和26日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上演。为了表达对台湾受灾同胞的欢迎与祝福,观众入场时,大陆学生们特意为灾区约160位同胞献上了洁白的哈达。在仪式现场,看到一位灾民脖子上没有哈达,一名学生连忙上前献上,她却连连摆手说:“谢谢!我已经有了”,并从手袋中取出一个叠放整齐的哈达,语带哽咽地说:“我怕把它弄脏了,我阿妈年纪大了,不能亲自到现场,所以我要把这条代表着大陆同胞美好祝福的哈达带给我阿妈!”
义演的一部分节目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羌族舞蹈《春风又绿羌山寨》的表演者之一、来自四川甘孜地区的藏族学生丹珍充姆告诉记者:“去年四川灾区受到过台湾同胞的帮助,我们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表演的。”此次义演的票房收入扣除基础成本后全数捐献给台湾灾区。来自高雄旗山灾区的林菊妹在看完演出后说:“看到大陆学生为了鼓励灾民,带来如此充满生命力的歌舞,很感动,也令我产生了继续前进的力量。”
演出移师台中后,一些观众甚至追随而来,南投的廖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表示,虽然两天前刚在台北看过演出,但精彩的表演和感人的氛围让她难以忘怀,所以专程和朋友一起赶来再次观看表演。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特地为此次演出题词:“华夏艺术风,两岸关怀情”;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则题写道:“情系黄河水,爱满日月潭,最美民族风,最浓两岸情。”
情随歌舞起
在几场大型慈善演出的间隙,大陆少数民族大学生还走进台湾的实践大学、艺术大学、体育大学等学校,走进台北县乌来部落、桃园县复兴乡等少数民族地区,把歌舞变成了两岸各族年轻人之间相互学习、增进了解的桥梁。
“虽然我们也学蒙古族盅碗舞、傣族孔雀舞,但没有去过大陆,跳起来没有韵味,今天看他们的舞蹈真的很有神韵。”台湾艺术大学舞蹈学系陈曼珊说。舞蹈系主任朱美玲则表示,这么好的东西,我们一定要去大陆学。在实践大学,由于座位有限,剧场的过道、楼梯都站满了观看的学生。实践大学应用外语系学生王亭媛告诉记者,独特的服饰和舞姿非常吸引人,加深了她对大陆民族文化的了解,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大陆看看,结交那里的朋友。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林澄枝表示,两岸应该通过文化交流,更多地了解彼此的生活习惯和民俗风情,相信现在只是个开始,今后这类活动将会越来越多。
月因相逢圆
“我曾经许过一个诺言,最美的时刻我们一定相见。我曾经说过一个预言,相逢的夜晚夜色一定灿烂……”3日晚上,这首专门为中秋晚会创作的《共圆东方月》久久飘扬在金门,和高悬的明月、灿烂的夜色、低鸣的潮水,一起成为两岸同胞难忘的中秋记忆。
金门父老乡亲专门推出了一个鼓乐表演节目《欢聚》;花莲的原舞者舞蹈团也特地赶来献上《卑南族年祭传统乐舞》;大陆文化交流团则奉上了10多个歌舞精品……昔日的“战地前线”成为两岸各族年轻人“同唱一首歌、同舞一片天、同叙一家情”的舞台。
“第一次来金门就赶上中秋节,对我来说意义特别。一路上台湾同胞的善意让人感动,希望能用来自雪域高原的中秋祝福给金门带来祥和安宁。”演唱《扎西德勒》的藏族歌手三木科说。参加演出的金沙腰鼓队成员杨意金告诉记者,鼓队成员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为了此次演出她们已经排练了2个多星期。“有机会和大陆的专业艺术团同台演出,非常难得。这个中秋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两岸同胞同文同种同根生,通过歌舞,我们将内心存在已久的善意和期待展现在彼此眼前。”金门县县长李炷烽说,文化是民族之根,只有通过这样的文化交流,两岸才能把共同的根扎得更深。
[ 责任编辑:阳艳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