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自远
中新网9月21日电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应台湾远东集团之邀,中科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20日首度抵台,当日并发表两小时演说。欧阳自远以通俗幽默又传神的语言,深入浅出解说“嫦娥奔月”始末及远景,让现场五、六百出席人士感到惊艳,博得多次掌声。欧阳自远说,“嫦蛾工程”所获科学成果为全中华民族共有,他希望台湾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共同研究探月的科学数据。
两岸合作探月马上可做
大陆探月一期工程已完成“获取月球表面三D图形”、“分析月球元素、矿物与物质类型的含量和分布”、“探测月壤特性”及“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成果,更提出国际上第一次月球背面的微波资料。
谈到探月工程已达成阶段性的目标,欧阳自远说,绕月任务的数据成果,是中华民族的财富,他并希望,台湾的研究机构,都能共同参与这项研究工作。
对于这项丰富的成就,欧阳自远强调,探月计划的成就,不属于私人资源,更不能被单独机构或者个人垄断。这是全中国的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财富,“只要是中国人,都优先提供。只要有本事研究,皆可发表成果”。
至于台湾的科研机构未来在探月工程的角色,欧阳自远抱持欢迎的态度说,期许台湾优秀的科研人才能加入探月工程的团队,并希望能建立起两岸四地的联合实验室或联合研究中心。
他指出,目前大陆已成立“中国月球探测科学数据应用委员会”,大陆港澳一些知名大学的正副校长都加入该委员会,推动探月工程计划。不过,以往的探月工程中,都缺乏台湾的意见。这次来台湾访问,希望能推动和台湾的合作。
他说,月球探测是中国深空探测的必经之路,其成果将促成一大批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新的跃进,在这方面两岸是有合作空间的,而且“马上就可以做,”只要台湾相关研究单位提出申请,大陆可无偿提供探月工程的所有数据,作为两岸合作的开始。
欧阳院士表示,“非常欢迎台湾优秀人才加入我们专责的团队,但我更希望台湾各学校或研究单位研究嫦蛾工程所获科学数据,只要申请,我们一定无偿提供,你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百分之百提供。”
74岁的科学家自嘲天生劳碌命
20日凌晨1点多才抵达台北,下午2点,欧阳自远就精神奕奕地站在讲台上,畅谈探月工程的来龙去脉。两个半小时的演说,宛如不中停的“直达车”,一气呵成。
“我天生的劳碌命啊!”欧阳自远自嘲说,“我不是不想休息,而是人就像一部机器,一启动,就要一路开动下去”。
这一路开下去,就是五十多年。1957年,还在中国科学院当研究生的欧阳自远,为了钻研地质结构,了解矿石的形成过程,经常在大陆偏远地区下地道、当“矿工”。
“嫦娥一号”传回的首张月球表面图像照片。
每次下地道,他除了带着每次照相,就得耗掉一个灯泡的镁光灯外,就只拎着一瓶水、两个馒头。提起那段时光,欧阳自远哈哈大笑地说,“那是年轻时啦!现在可没体力这么干了!”
但充满工作狂性格的欧阳自远,浑身却充满乐在工作的执着精神。每天七点多进办公室后,就开启忙碌的一天。中午一个便当就解决掉一餐;下班后,晚上太太看自己的电视,欧阳自远则“继续干活”。他说,每天起床后,就是干活;不这么干,好像不正常似的。
问及一天工作几个钟头时,欧阳自远偏着头,望着天花板楞了一下,直率地吐出,“我没算过耶”。面对工作和生活,欧阳自远就是以“小车不倒,就要使劲推”的态度,拚命地作下去。
这种浸淫在工作的“使命感”,欧阳自远坦言,他不爱运动,“我从来不动的,一身毛病”。对此,邀约单位的徐元智纪念基金会董事长孙震则开玩笑地说,欧阳院士自称不爱动,却把“嫦娥一号”送上天了。
载人登月无时间表
20日抵台,深夜抵台、午后连续数小时演说和访谈,74岁的欧阳自远丝毫不见倦容。谈到探月工程的动机时,他畅然说起2003年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升空后,他强烈感受从技术和经济实力而言,“我们可以进行月球探测”。来年1月,总理温家宝亲自批准立项,首期任务拨款14亿元人民币,由此拉开探月工程的帷幕。
据其介绍,启动探月工程的动机有二:一是从低轨道迈向深空探测,这和美国的太空发展思路一致,也符合国际太空发展的趋势;二是能带动远距数据传输、人工智能、自动化加工、太空核电源等系列关键新技术的发展,以月球作为起步是最佳选择。因此按照规划,大陆的探月工程共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以及“建立月球基地”等三个阶段。
欧阳自远说,目前完成第一阶段首期“绕月”任务,对月球进行概貌性扫描。今年起启动第二期“落月”任务,为日后嫦娥三号卫星的着陆器和月球车的登月探测预作准备。
和美国早年登月相比,大陆探月工程有何不同?欧阳自远不否认吸收一些美国经验,“但总要有突破吧!”包括大陆探月着落器和月球车一并投放,其中可能搭载测地雷达,探测目标也有所不同。
至于大陆何时能载人登月?欧阳自远表示,官方至今尚无准确说法,个别专家则提出2020年登月,2025年或2030年不等。
最终目标:与各国合建月球基地
由于美国决定重返月球,印度也不甘示弱,在大陆积极探月的进程下,是否引发新的太空竞赛?欧阳自远认为,目前看不出有所谓的竞赛,“登月又不能圈地”,没什么可争夺的,应该说,探月工程为国际社会推动太空合作提供一个好的前景,如大陆探月工程第三阶段是“建立月球基地”,不是单方面行为,而是与有关国家合作共建月球基地。
此外,阿波罗登月都已四十年,至今美国人仍有两成不信阿姆斯特朗登月,欧阳院士则一一以科学论据澄清,认定阿姆斯特朗登月是不争的事实。
长达两小时演说中,欧阳院士每每让坐无虚席的观众惊艳,透过探月所获一手科学数据及解说,以幻灯片详解全月图也让现场观众首次“零距离”聆听月球的神秘与现实。
[ 责任编辑:阳艳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