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台资“深耕”大陆市场 寻求“蓝海”转型

2009年09月17日 13:39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中新网苏州九月十七日电 题:台资“深耕”大陆市场 寻求“蓝海”转型永续发展之道

  作者 赵龙

  “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是促进两岸经贸合作的动力,更是机遇”。台湾贸协会副秘书长黄文荣十六日在海峡两岸(昆山)经贸合作区启动仪式上表示,台湾对外投资的七成在大陆,出口总额四成以上面向大陆市场,大陆已成为台湾制造业、服务业开发的最大市场。

  去年以来,金融危机带来带来的“外销衰退”等问题使得包括台资企业在内的广大制造企业均经历了订单减少、业务量下降等痛苦。而大陆在去年十二月宣布十项惠台措施,海峡两岸“大三通”,使得大陆与台湾的商贸交流日益频繁。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十五日表示将力促两岸ECFA协议尽快签订,台湾电电公会调查大陆投资环境、逐渐把握两岸经贸交流的趋势。

  面对大陆宏观经济政策和投资环境的新形势、两岸关系迅速升温带来全新机遇的现实,一股“深耕”大陆市场,进军服务业等“蓝海”,积极转型升级的浪潮正在台资企业中兴起。在“台湾啤酒”等台湾商品不断开拓大陆内需市场的同时,更多的台资企业积极应变,加快转型升级,开辟投资“蓝海”,调整战略布局,积极参与两岸产业对接与合作。

  在长三角有“小台北”之称的昆山,现代服务业正成为台商投资的新宠。在注册台资占到大陆九分之一的昆山,台商设立的服务业企业超过四百家,投资总额逾二十四亿美元,经营范围不仅涉及餐饮、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电子商务、技术服务、仓储物流等现代生产服务业更是台商投资亮点。

  “转型升级是台企永续发展之道!”昆山台协会长苏来德表示。一位花桥国际商务区管委会管委会负责人则坦言,如何实现与台湾企业合作并搭建起真正的沟通平台,是目前最大的难题。为此,昆山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利用自身优势,打造一座台湾商品进入大陆市场“桥头堡”。

  于昨日正式启动建设的“海峡两岸(昆山)经贸合作区”就是将针对台企转型发展需求,打造台资进入大陆“第一平台”和台湾商品的“集散地”,探索两岸经贸合作的新模式。

  按照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规划,海峡两岸(昆山)商贸合作区将力争用三至五年时间形成每天三万人的商务流量,实现年贸易额五百亿元、进出口一百亿美元的规模。此举也标志着两岸合作转型升级进一步深化,合作重点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

  “我们将乐观其成!”黄文荣表示,海峡两岸(昆山)商贸合作区的建立,为台湾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两岸的经贸合作开辟了新的局面。我们将介绍更多的台湾企业来大陆投资,为促进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多便利。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台湾新闻 两岸新闻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