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8月6日电(记者李寒芳)“两岸新闻交流对缩小双方的鸿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期待两岸能早日实现媒体互设常驻机构,为两岸关系的良性互动进一步提供舆论支持和助力。”台湾知名律师许文彬在此间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他表示,两岸新闻交流之初,不仅两岸双方的政治互信基础非常薄弱,民众对彼此的印象也都较为负面。20多年来,两岸新闻交流从无到有,一路坎坷走来,记者们通过文字或影像的方式,传达彼此的社情民意,不仅维系了两岸民众的情感,也增进了相互了解。
台湾《远见》杂志民调中心主任戴立安说:“两岸记者驻点采访具备独特的优势,第一手的报道而不是两边的媒体互相摘编,能够让彼此的民众以各自熟悉的报道方式去了解对方,更有助于化解隔阂。”
他指出,随着两岸“三通”的实现,两岸民众交流交往日趋活跃,但新闻交流与合作的步伐却出现了与之不对称的滞后。比如,大陆媒体在台驻点在人数、时间和采访地域上仍然受限。
曾任台湾“中华两岸文经观光协会”理事长的许文彬说,多年来,协会经常“送旧迎新”大陆媒体在台驻点记者,深深感到“时间短暂,效果自然会打折扣”。“媒体工作者担负着向两岸民众传声送语的重要职责。如果媒体常驻能够实现,记者深入的层面会更广,接触的族群会更具普遍性,题材也会更加多元立体,可以把新闻传播的正面效用提升。”
戴立安表示,站在媒体人的立场,自然希望能够实现两岸媒体互设常驻机构。目前两岸正在探讨推动台湾的大学新闻系学生到大陆媒体实习,就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良好开端。
“两岸新闻媒体都是各自民众的‘眼睛’,开放常驻后双方资讯的交换会更加密集,民众就可以看到、听到更多内容,我看不出有什么负面效应。”他说。
[ 责任编辑:阳艳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