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两岸学者畅谈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

2009年07月12日 08:58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五十年的政治割不断五千年的文化”——两岸学者畅谈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 

  新华网长沙7月11日电(记者杨舒怡 明星 王建华)作为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重要活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专题研讨会11日上午紧接着论坛开幕式举行。大陆文化名流余秋雨、于丹与台湾文教界知名人士王邦雄、孙震相继登坛开讲,畅谈发扬光大中华文化,共铸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于丹:感悟中国智慧 唤醒文化基因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大陆知名学者于丹以《周易》语句开篇,提出文化的意义在于以动词方式“化”入人心,在现代化语境下以民族化方式构建价值体系。“文化基因实际上积淀在血液中、骨髓中,它是一种生活习惯、一种伦理判断”。

  于丹认为,对于两岸“同体共生”的同胞而言,如何唤醒人们血液中共同文化基因是当下值得思考的一大课题。感悟中国智慧是一道需要经常做的功课。

  她说,健康的文化生态应是“多元的、富于建设性的、生生不息的”。只有传统文明与当代背景融合,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沟通,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共谋,在现代制度日趋完善前提下,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才能得到最充分开发。担任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一职的于丹教授建议,两岸有识之士在“为用”层面上重新尊重经典,把它们还原到生态之中,回到它本初面目。“尊重文化传承,但不一定要保持畏惧和膜拜”。

  余秋雨:从文本传承到精神传承

  余秋雨在题为《从文本传承到精神传承》的演讲中指出,中华文化的世代传承,可以分为“文本传承”和“精神传承”两个层面。文化是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共同体,所有的中国人在文化上存在着共同约定,文化传承最值得关心,同时也是最重要和最难得的,是文本层面、技术层面背后精神价值层面的传承。

  “中华文明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湮灭的古文明,主要还是有赖于屈原、司马迁、魏晋名士、唐宋巨匠所延续的精神传承,即君子风范的千年一贯。”

  细数近年来通过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结交的台湾学者时,余秋雨说,至今清晰记得山中巧遇余光中和他那句非常深刻的话:“五十年的政治割不断五千年的文化。”

  “中华文化在今天必须与其他文明相融共处,但它的核心尊严,还在于精神传承。因此,梳理、筛选并普及这种精神传承,是当代世界各华语地区的共同责任。”余秋雨说。

  王邦雄:乡土情与文化心统合并行

  台湾淡江大学教授王邦雄从茶道中“品”出了两岸文化的互通之理。他认为,发展文化产业,是传承悠久历史文化的一剂“药方”。

  “台湾人爱喝普洱茶,大陆人爱喝台湾的乌龙茶,因此‘道’在乌龙、普洱间,这是两岸交流里面最善意的互动,最能够产生生命感情的表现。凭借中华千年文化产业的产销经营,而化为两岸一家的文化产值。”

  王邦雄在题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谈古典今诠的文化产业》的演讲中认为,当前两岸善意互动,观光直航正逐步升温,投资创业也在解冻,透过学术文化的交流,乡土情和文化心统合并行,可以导入当代人心,从而架构出两岸一家的桥梁。

  他激动地说:“文化传统中间不仅有现代化的经济效益,更是乡土情与文化心的文化产业,这种有待开发的无形产值,无可计量。”

  孙震:省思台湾教育发展

  台湾大学校友总会理事长孙震在论坛上省思台湾教育发展,引起了众多嘉宾的共鸣。孙震认为,政府应该给教育“松绑”,学校就会有较大的活力,发挥较大的创意,对传承文化意义重大。

  孙震说,回顾过去几十年,台湾大学教育眼下已实现从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的转变。他认为,当前台湾教育领域有五方面现象值得注意:大学增加,而学生素质下降;毕业生失业率较高;大学教育普及后,更多人出于求真、求善、求美乃至纯粹为了好玩等各种理由步入大学,一些过去不会选择读大学的人现在愿意接受高等教育;教育经费由个人负担、政府负担还是共同负担的问题;台湾大学虽多,但品质、收费差距较大,增加大学未能化解升学竞争问题。

  他说,教育是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重要投资:个人藉教育增益智能,培养健全人格;国家藉教育造就人才,提升科技,发展经济,丰富文化。眼下台湾大学院校超过160所,足以容纳所有想要升学的高中、高职毕业生。然而,大学品质存在较大差距,公私立大学收费高低不同,升学竞争依然激烈,中小学五育并重、教学正常化的理想并未实现。

  孙震呼吁,人有不同的禀赋、不同的性向、不同的才华,社会对其组成分子也有不同的需要,社会因此应有不同的标准衡量天下英才。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