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厦门站陈赓、黄立新,刘东伟):随着2008年12月15日大陆和台湾两岸被称为“大三通”的通航、通邮、通商基本实现,台湾水果可以直接航运至大陆,让大陆人民吃上了更加新鲜可口、更为廉价的台湾水果,而台湾果农果商的收入也会因此增加,直航已使两岸共同受惠。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台湾水果就开始进入大陆市场。台湾水果因为品种优良、口感独特而受到大陆民众的欢迎。2005年,大陆开始对部分台湾水果实行零关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台湾水果进入大陆市场的步伐开始加快。在这一背景下,大陆第一个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于2006年初在与台湾隔海相望的厦门市建立。台湾海峡两岸农业协会秘书长苏东华先生说:“厦门具有地理上的优势,位置接近台湾。因为水果、农产品属于短期性的作物,所以在短期间必须要能够(运)到各地去,所以厦门占了很大的优势。”
从那之后,台湾水果在大陆的销售开始进入常态化、市场化运作阶段,进口量逐年增长。以厦门为例,2005年进口台湾水果仅200多吨,2008年就超过了1600吨。尽管如此,台湾水果仍然动辄每公斤几十元、甚至上百元人民币,售价比美国水果还要贵,让大部分大陆消费者望而却步。原因是,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两岸仍然没有实现直接通商、通航,台湾水果只能从香港或者日本中转运到大陆,运输时间长,成本高昂,水果折损率高、新鲜度低,导致台湾水果在大陆市场缺乏竞争力。
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历史性地实现了海运直航,这使台湾水果产业直接受惠。为了推动台湾水果产业健康发展,厦门市建设了新的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并于今年1月8日正式投入使用。不久前,厦门还举行了首届台湾水果订货会,邀请来自北京、上海、南京、山东等地的大陆水果采购商与台湾水果供应商进行面对面的洽谈。台湾地区青果商业同业公会全联会、台湾省农会、台南县农会、金门农渔生产运销合作社等机构,纷纷来到“大三通”后举行的首届台湾水果订货会上推销自己的水果。
台南县农会理事长洪木华先生亲自当起导购员,向大陆采购商推介台南县的特色水果:“这是凤梨,还有芭乐啦、莲雾啦,那个是凤梨的改良种……”
过去台湾水果经香港或其他地方中转运到大陆,要4到5天时间,而两岸通航、通邮、通商全面实现以后,只要半天就能在大陆市场上销售了,这给台湾果农果商带来了巨大的实惠,洪木华说:“现在(台湾水果)大概12个钟头就到(大陆)了,当然成本降很多,水果也比较新鲜,品质也比较好。当然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十分的信心!”
台湾海峡两岸农业协会秘书长苏东华先生在订货会现场也是忙得不亦乐乎,帮着来自台南的水果商户推销产品。他说,台南是台湾水果产出大县,那里的果农果商都很看好厦门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希望台湾水果能够通过厦门销往大陆各地:“台南县是台湾的农产最大县,各个乡镇里边的这些农特产特别多,那我们主要把精致的东西弄(介绍)到厦门这边来,来呈现给大陆这边。厦门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集散)地方,至少成本降低嘛,(降)两三成没有问题啊,食用者会受惠啦。”
大陆各地的水果采购商也同样看好台湾水果在内地的销售。济南市堤口集团果品批发市场总经理展延怀先生从山东赶到厦门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到订货会上,与多家台湾水果供应商签下了供销协议。他兴奋地说:“没直航的时候,一个是(台湾水果)价格比较高吧,老百姓承受不了这个价格,销售情况不是很乐观。‘三通’以后,因为中间环节减少了,价格、质量、口感各方面都好了,老百姓肯定能接受。我们这次来就准备找几家大的台湾客商,签这个协议。”
新的厦门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占地面积1.87万平方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为了给台湾水果经营商提供更好的服务,集散中心内批发区、冷库、展示厅、商铺、检验检疫除害等功能一应俱全。该中心依托现有的零售终端网络,在厦门多家超市设立了台湾水果专柜,同时,还借助遍布全国的农产品营销网络,将台湾水果销往大陆各地。
目前,台湾省农会、台南县农会、高雄青果商业同业公会全联会等29家台湾商户已经入驻新的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台商入驻率超过90%。厦门市副市长黄菱女士表示,厦门将会继续做强做大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让两岸民众都受惠:“(两岸‘三通’的基本实现)将会为厦门销售台湾水果带来更加便捷的通道,能够为台湾水果进入大陆提供更加便捷的运营和交通渠道,我们的定位就是要成为台湾水果进入大陆的重要集散中心。”
[ 责任编辑:阳艳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