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畔的大稻埕,曾是台北历史上工商繁华、人文荟萃之地;在今天,工商业云集的盛况虽渐渐消淡,此地仍是大台北地区传统文化繁衍传递的宝地,更有台北“戏窟”之称。
五月初的一个晚上,深处大稻埕街区之中的霞海城隍庙摆开狭长的排场,迎跨海而来的厦门金莲升高甲剧团。
一度广泛流传于福建厦门、漳州、泉州、台湾等闽南语方言区以及港澳、东南亚华人社会,高甲戏历史久远。经历台湾的社会变迁,这种始于明末清初的戏曲形式逐渐消逝,不过,它的许多表演形式仍在歌仔戏中传承。
五月天,梅雨天。七时,锣鼓声响起,旦角、武丑、女丑、提线木偶丑,不同角色演员在团长陈炳聪介绍下迈科步登场,展示高甲戏身段、行当,庙口舞台下已聚集三四百人的场面。
高甲戏到台北的消息由邀请机构——市立社教馆传出,大稻埕附近社区、此间曲艺界演员、戏曲学校的孩子、大学的戏剧教授闻风而来。
尤其,不同的“丑角”登场,动作细致、诙谐活泼让小戏迷为之一振。
当晚演出的是剧团当家大戏《乘龙错》,讲述后汉有一对孪生兄妹,妹妹代兄从军;兄长从虎口下救出打猎的公主,妹妹被误认做救命恩人,由皇帝招为驸马;真假驸马和奸相抗争,最后真驸马与公主有情人终成眷属。一出传统的中国宫廷戏。
家住大稻埕附近的何先生在戏开始半个钟头后赶到,穿着雨衣站在摩托车旁。他说自己只看好戏。看了一阵子,他和旁边的人开始轻声讨论,“从厦门来演出的这个戏,和台湾歌仔戏不一样,动作都很好看、不潦草”。
虽然是闽南方言的唱腔,高甲戏融合了徽戏、京剧的曲调特征,能听清对白就不错,不过,何先生看着字幕能帮旁边的长辈说剧情。
十四岁、学客家戏的吴同学在台湾戏曲专科学校刚就读第一年。他和一百多名同学当晚和老师们一起来看这出戏。学校方面认为这场戏可遇不可求,雇大巴士把学客家戏科、歌仔戏科的同学都带来观摩。
这个正当初中一年级的同学频频被高甲戏“傀儡丑”、“女丑”等丑角夸张、变形的肢体动作逗乐。他说,能感受到戏的身段特色,虽然没能完全听懂它的唱腔,但有字幕帮忙,喜欢它没有问题。
两个多小时的大戏分七幕。时断时续的雨里,老、少戏迷随着故事的发展笑、叹,特别在忠奸对峙的高潮中诙谐的唱词、对白让人着迷、喝彩,而大陆一级演员吴晶晶所扮演旦角的身段出众、唱腔华丽,每一次出场更是让何先生这样站在外围的戏迷赶紧调整位置、绕过前头的雨伞看真切。
晚间九点半过后,整出戏结束,庙口前的雨棚下,此间观众热情地为演员、为整出戏鼓掌。戏迷返身回家去,一抬头看见老友,蹦出一句感叹——“赞啦”(闽南话,很棒的意思)。
政治大学中文系教授蔡欣欣和此间曲艺界朋友都来看这出高甲戏。她说,在庙口演出的戏曲,将演出和百姓敬天酬神的活动结合,在一个开放的空间里,人、土地、神明之间在看戏过程中亲密沟通,自古它就有社会娱乐、教育的职能。这在闽台两地都很好保存,高甲戏、歌仔戏和民众的距离也就特别近,“应该努力保存推广”。
演出在绵绵细雨中结束。在庆功宵夜场合,前来会合的朋友中更出现了台湾戏曲学重量级学者曾永义等等文化界人士,老朋友雨夜赶来为金莲升庆祝演出成功。
据了解,高甲戏如今在大陆已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厦门金莲升高甲剧团,系一九三一年由“金门”和厦门同安“莲河”的艺人重组而成,各取地名头一个字,加上吉利的“升”字定名为金莲升戏班,延续至今;剧团长年奔忙于福建南部城乡的各地,同时它声名在外,多次前往香港、新加坡、菲律宾以及台湾等不同地区演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