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3天改变20年 台高校青年大陆参访团北京行侧记

2008年01月30日 08:42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台湾学生们在“鸟巢”前合影

  1月21日,北京“王府井大饭店”入住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来自宝岛台湾的高校杰出青年大陆参访团(以下简称杰青团)。

  谈起“杰青团”,团长戴光迁称可谓台湾高校“第一天团”。它创建于2003年。当时由于“非典”的肆虐曾经使两岸的交流一度陷入低谷,为了加强两岸民间的交流对话,民革中央主导邀请“杰青团”交流应时而生。这个两岸唯一一个以校园领袖为主的参访团今年已经是第六届了,建团5年共有近200位岛内各高校学生会干部参访大陆,是台湾最具影响力、号召力的品牌。

  据介绍,此次“杰青团”中的大部分团员是第一次来大陆的,对北京之行充满着期待。在京的行程丰富多彩,包括参观故宫、长城、“鸟巢”,与北京高校师生联谊等等。走近“杰青团”,感觉到他们一颗颗火热的心。

  非常希望来北京看奥运

  台南艺术大学的顾玲瑜是一个看起来文文弱弱的女生,但完成了一件让男生都为之赞叹的事情。她曾独自一人骑自行车用了24天完成了环台湾岛旅行。爱好运动的她,对奥运更是情有独钟。在参观完“鸟巢”之后,顾玲瑜激动地说:“我非常希望到时能来这里看奥运。”在北京街头,随处可见奥运宣传标语让顾玲瑜感触颇多。她说,奥运标语渲染出大陆人民期盼奥运的喜悦,“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标语最为常见;“迎奥运,学法律,十要十不要”标语的内容丰富、朗朗上口,给她留下的印象最深。她认为,未来的世界将以中国为中心运转,身为21世纪的青年,必须把握同为华夏儿女的优势,随着盛势加速发展。

  “印象中的北京非常传统,而当我身临其境时,却感觉这是一个先进、时尚的都市。”台南大学的邱建婷说,这次来大陆,她还担负着一项任务,在台湾经商的父亲计划着近期来大陆开拓茶叶市场。“我是爸爸的小先锋,爸爸可以通过我的眼睛更多了解大陆”。曾任台南大学社团博览会、歌唱大赛主持人的邱建婷平时很注意收集大陆信息,但北京的发展速度之快着实让她始料不及。邱建婷说,在北京的3天,改变了她20多年来的印象。感觉现在的中国就像历史上的盛世汉唐一般,是世界的中心。期盼未来双方经贸交流更加便利,让两岸人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

  身为静宜大学第十一届学生自治会会长的苏郁婷告诉记者,在来大陆之前,她的脚不幸受了点轻伤,但她却和别的团员一样,全程游完了故宫,登上了长城。苏郁婷自豪地说,我是全团第一个冲上好汉坡的,当然这是在团里强壮的男生搀扶帮助下完成的。登上长城的感受太美了,几处恰到好处的积雪,让长城磅礴之气更添了几分柔美。课本描述得再精彩,在真正的长城面前也显得苍白。苏郁婷说,我是主修日本语言的,日本很多从中国学习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建筑让我神往。我一直盼望着能亲身到这些文化的发祥地看一看。游览故宫的时候,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古代,如果时间允许,我愿意在里面呆上一整天,真正享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有很多同学都没有来过大陆,能先来一步我感到很幸运。

  “《集结号》感动得我流泪”

  谈起影视娱乐,开朗健谈的大男孩云森科技大学的李德俊打开了话匣子。读多媒体设计硕士的他曾获得2006文化创意竞赛第一名,2007年第四届育秀杯网页设计组最佳人气王。他爱好广泛,很喜欢看电影。他说,《集结号》很好看,感动得我都流泪了。据他介绍,台湾大部分地区收听收看大陆的广播电视还有困难。李德俊这样形容两岸关系:大陆和台湾就像两兄弟打架,事后双方都想靠近,但彼此都有点戒心若即若离,但毕竟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弟。两岸的热血澎湃青年人,有着相似的兴趣爱好,比如都爱听周杰伦的歌,甚至有着同样的情感发泄方式:在练歌房唱歌到天亮。都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两岸青年有义务共同思考,相互理解,汇聚力量,共同创造。

  东海大学梁咏淇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也是此次“杰青团”年龄最小的一个团员,1988年出生。每次自我介绍的时候,她总会说:“我叫梁咏淇,不过不是来自香港,我来自台湾阿里山。”她说,来北京之前,对大陆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这里的历史、古迹、语言、文化是那么的贴近;陌生的是,这一切在我的记忆里只出现在书本及影视中。这次终于踏上大陆,我的感觉非常棒,北京给我留下了太多的惊奇,让我大开眼界。特别是与北京航天大学师生的互动联谊,使我了解到更多大陆青年人的文化、价值观,以及对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看法。感觉大陆的学生个个“深藏不露”,头脑清晰,逻辑性强,遣词造句十分严谨,这是我们台湾学生多多学习的地方。真希望大陆的同学也能够来台湾走走,体验一下台湾的风土人情,让我们也尽尽地主之谊。(韩 越)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