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值50万的马克债券。
既然台当局无法为日殖时期受害者讨回公道,那么他们的后代向大陆求助就再自然不过了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闻超然发自北京 这些花花绿绿的纸片摆在一起煞是好看。
但对于一些台湾家庭来说,这些纸片无异于一场噩梦,而且是一场连续三代的噩梦。因为日本在殖民台湾时期发行的这种所谓“马克债券”至今得不到日本的兑付,以至于成了成捆的废纸。
不过最近,大陆政府的介入让他们看到了一线希望。
11月28日,国务院台办发言人范丽青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外交部已两次向日本方面交涉,要求日方尽快解决霸占中国台湾地区时期,向台湾民众发行的马克债券到期兑付问题。
台湾民众被迫认购
听到这个消息,台湾人林茂川不禁有些激动。
当年(日殖时期)祖父和外祖父一起开矿赚很多钱,管区警察、宪兵及村长一起找上门,要求认购一种马克债券,“不买就关到买为止”。林茂川说,外祖父狠狠心,把土地卖给糖厂来买马克债券,换回整整三个大皮箱的“纸”。
像他祖辈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台北市的苏文朗,当年祖父是士林纸厂的干部,他五岁时,曾看过祖父拿出两张钞票大小的“彩色纸片”用来包烟草。当时他好奇地缠着祖父问,这些“图画纸”是哪里来的。祖父抽了一口烟,缓缓地说:“这不是图画纸,是外国钱。”原来祖父当年奉命要以马克债券作为纸厂员工工资,但心软的祖父预感这些“外国钱”兑换无门,因此家境富裕的他,干脆自掏腰包发薪水,而这些马克债券就成了祖父嘴边的彩色烟卷。
价值高达200亿美元
马克债券问题源于上世纪20年代。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后,日本政府为筹集赈灾资金,曾在其霸占的中国台湾地区强行发售一战后从战败国德国获得的马克债券(德国给日本的战败赔偿),当时称50年后兑付本息。据台湾媒体估计,当年至少有3万户台湾家庭购买了这种债券,波及数十万人。二战结束后,持有马克债券的台湾民众一直要求日本政府如约兑换,但始终未得到妥善处理。
据台湾媒体报道,当年发行债券时,购买1万马克债券的钱可以买1000斤稻谷。然而,不少人倾家荡产换回的却是废纸一堆。据统计,以1964年日本赔偿韩国同样的1马克债券兑换0.3美元来计算,目前留在台湾的马克债券约值200亿美元。
林茂川表示,其实根本没有想要索赔那么多钱,只希望日本政府能给一个交代,毕竟这是祖先交代的。
台湾当局“力不从心”
从1968年起,就有台湾人自行到日本与官方交涉。1975年起,有人自发组团赴日讨债,也到台当局门前抗争十多次,更有人聘请美国律师打国际官司求偿,但多次抗争均无果而终。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当局也曾应民众要求向日本政府求偿,但日本政府不承认台当局提供的债券,同时要求台当局提供当年购买这些债券的“活证据”。可此时,台湾持马克债券的第一代人已相继离世。实际上,同样深受其害的韩国、印尼、新加坡、菲律宾受害者在二战后都得到了赔偿。对此,台湾媒体认为,物证、人证根本不是问题所在,关键在于人家没把台当局当回事,这和获得国际承认的主权国家政府去求偿效果当然不同。
在台当局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台湾的马克债券受害者后代转而向大陆求助。据由这些受害者后代组成的“台湾人民对日索赔协会”负责人陈玉照介绍,他们曾在2004年和今年两次向大陆求助。对此,大陆方面给予了积极的配合。
外交部约见日本官员
除了2004年2月,中国外交部官员曾向日驻华使馆表明中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以外,近日,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官员约见日本外务省官员,再次就台湾民众要求日本政府兑换德国马克债券问题表明立场。据范丽青介绍,“中国外交部官员指出,马克债券问题属于一般性债务偿还问题,日本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偿还这笔债务。”
范丽青强调,“祖国大陆一直致力于维护台湾同胞正当的、合法的权益。”
对于国台办介绍的上述情况,台湾媒体都给予了充分报道。但也夹杂着一些杂音。一些媒体一边攻击陈玉照等人找大陆求偿,给大陆政府制造矮化台湾的机会,一边对大陆释出的善意冷嘲热讽,说什么“不必对北京为台湾人讨公道抱过大期望”。
对此,陈玉照表示,“年纪都一大把了,根本不怕被扣上红帽子!”
据台媒体报道,由于日本在殖民台湾时期,遗留下来的债务种类繁多,最近包括台籍日本兵在内的求偿团体,眼见马克债券求偿团体向北京求助出现生机,有意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