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七日,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进两岸青年学生友谊”为主题的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学生演讲大赛在福州举行,台湾成功高中学生赖致远获得最佳口才奖。 中新社发 王东明 摄
中新社福州八月七日电 题:“母语”为两岸青少年架友谊之桥
——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学生演讲大赛侧记
中新社记者 黄翔
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学生演讲大赛七月二十七日至八月七日在福州举行。八月七日的决赛中,来自福建、台湾两地十一所中学的三十余名中学生为近千名观众献上历时五个多小时、风格迥异的“口才盛宴”。
赛场上,两地学生争相展示自己的才华,竞争激烈;赛场下,他们却谈笑风声,争相拍照留念。诚如台湾木铎学社社长陈汉强老先生所言,“两岸同文同种,对于青少年来说更是没有隔阂,语言交流是非常自然的,年轻人都是一家人。”
风格迥异的两岸选手
“我们说得不多,只说我们该说的,做我们该做的!我们是成功中学!”没有慷慨陈词,没有标语口号,台北成功高中三个大男生简洁有力的开场白赢得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随后的才艺表演时间里,他们的架子鼓、钢琴加上现场演唱的《One Night in 北京》,还别出心裁地将歌词改为“One Night in 福建”,更令全场沸腾。
此外,金门中学的热舞,台南第二中学的极限溜溜球等无不令人印象深刻。相比之下,大陆学生的小品、舞蹈、演唱大多沉稳大气、中规中矩。
两岸选手迥异的风格在演讲中也十分明显。评委之一、福建语文学会会长王立根表示,台湾学生演讲清新、自然、温和,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而福建学生的演讲风格则显得沉稳、感情饱满、正式。这主要是由两地不同的教育模式所引起的,台湾的教育模式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而大陆的教育则更多是整体教育、多数人的教育,个性化教育还在起步中。
母语教育引发关注
“精确地优雅地使用母语是教育最大的功能,也是良好教育的体现。”担任决赛评委的著名作家、演说家、台湾圆神出版社社长曹又方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于台湾出现的“去中国化”倾向,曹女士表示“十分担忧”:“我听说这么一件事,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念了李白的《将进酒》,居然有学生问:‘这诗好棒,是谁写的?’”
不过,比赛中两岸青少年精彩的母语演讲还是赢得了曹又方的肯定。“他们的手势、表情、动作都非常好,一点不怯场。”她笑着说,“这一次比赛效果非常好,给了两岸学生互相学习的机会。”
台湾木铎学社社长陈汉强老先生认为,母语教育的推广传承,对于两岸都是一样的,因为汉语是中国文化的代表。“现在,全世界都在学我们的母语,我们更要将它发扬光大。”陈汉强说,“语文学会举办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值得推广,也希望将来能到台湾来办。”
[ 责任编辑:董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