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台湾学者:结合优势两岸合作可成科技学术界轴心

2006年12月16日 10:01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十五日电 ( 刘舒凌 张小为)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教授余怡德十五日在此间“两岸青年论坛”上提出,结合两岸优势,学术界可与产业界同样成为世界轴心。

  十五日举办的“两岸青年论坛”设有以“科技交流合作与青年创新”为主题的两岸科技专题论坛;促进科技人才交流成为与会代表关注的重要议题。

  一位在北京从事科技产业的女士表示,在过去七年中,大约每年有一次机会到台湾参访,在拜访同行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启发,也结识了好朋友。

  大陆一位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表示,一位年轻同事有意到台湾作博士后研究,但对方学校同意后仍面临赴台交流限制,不知是否能够突破。

  余怡德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说,两岸应考虑建构人才流通机制,如设立基金鼓励优秀学者互访、讲学等;并解决目前学术合作模式中关于撰写论文的某些细节问题。

  余怡德近年造访大陆不少重点大学与重点实验室。最近三、四个月内,余怡德已五次前来大陆,其中三次来到北京。他感受到,大陆学者当前科研经费相当充裕,每年刊发的论文数量巨大。

  据余怡德介绍,作为新竹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他所获得的科研经费在台湾可以列入台湾学者研究经费最充裕的那个百分之三到五的群体中,但与大陆同行比较,仍有两到三倍的差距。

  他也注意到,大陆学者团队能力充沛,教授级别的博士生导师往往带七到八位博士生,而在台湾往往只带二、三人。

  余怡德表示,目前台湾学者也具优势,如获得博士学位的教授,八成五毕业自欧美的知名大学,研究工作与世界接轨。

  余怡德在论坛中提议,结合双边优势,两岸学术界可与目前产业界所作的一样,成为世界轴心。

  作为新竹清华大学负责两岸和国际教育合作的组长,余怡德介绍,新竹清华大学已经与十所大陆学校建立了交换学生的合作项目,同样的合作在其他两岸院校间也都存在不少案例。

  他认为,两岸青年多接触、多了解,可避免隔阂;如大陆学生作博士后研究,可选择欧美大学也可选择台湾的研究所,但目前两岸理工科学方面合作较少。

  余怡德说,大陆学生在台湾做博士后研究都有先例,在台湾做研究的条件和待遇也不差,希望两岸间科研方面多进行实质合作、共做课题。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system ]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