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文化盘点系列——文化走出去】
作者: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一带一路百人论坛专家委员会委员 赵磊
“一带一路”是通心工程,要在沿线国家民众中形成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
首先,“一带一路”需要语言铺路,文化通心。“一带一路”的核心内涵是互联互通。其中,“软联通”就是要重视语言、文化、精神和价值层面的沟通和交流。从本质来看,人心相通是最高层次、最有意义的相通,但也是最难实现的相通。
语言是实现人心相通的基础。“一带一路”语言战略的短期目标是交流、便利。要建立“一带一路”沿线语言的人才库,包括专家和翻译人员等。在国内,义乌之所以能够成为国际贸易的品牌城市,其中一个原因是义乌集聚了大量的阿语人才。贸易离不开便利,准确的翻译能够使“一带一路”建设更加通畅。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语言不通也是“痛点”,在笔者调研过程中,有很多“走出去”的中资企业表示,由于语言问题而走了很多“冤枉路”。
“一带一路”语言战略的中期目标是学习、进步。学习是交流的高级层次,即不是被动而是主动地融入国际社会。在这个过程中,要发现语言和文化之美。今天,中国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最需要的可能不是能源和市场,而是国际化思路和全球化视野。语言背后是习俗、传统,重视语言就是重视细节,就会切实关照沿线国家对中国的务实需求,从而倒逼中国企业进行供给侧改革,在渐进性创新的基础上,充分重视知识产权等“软联通”要素,实现中国的突破性创新和跨越式进步。
“一带一路”语言战略的长期目标是提升中国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文明型崛起。语言是丰富多彩的,但国际社会的主流语言(通用语言)会从一个侧面展现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认可程度,就如同人民币国际化一样,汉语、中医药、中餐等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标识也会逐渐“走出去”,实现“国际化”。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去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认同中国价值。在这个过程中,要用鲜活的语言、深刻的事例,讲好“一带一路”故事,让国际社会共同分享中国成长的红利。
其次,“一带一路”需要“受众本位”意识,不断夯实社会和民意基础。在海外调研时,笔者发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一带一路”,有外国朋友说:他们对中国文化十分感兴趣,但感觉中国的文化供给严重不足;甚至有中东欧国家负责经济的领导人,依然不清楚“一带一路”还包括文化、教育、旅游等内容,他们的认知就是“一带一路”=基建+物流+贸易+能源+投资,等等。可见,“一带一路”仍需加强外宣与文化交流力度。
在柬埔寨,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中心非常受欢迎,但语言与技能培训机构应先补足。语言是文化的基础,也是文化的门槛。一般来说,孔子学院主要针对青年大学生、中国文化中心主要服务社会精英,但是如何解决普通民众对中文的广泛学习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并应立即着手解决。柬埔寨的今天特别像38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人们对知识的渴求非常强烈。在柬埔寨,70%的人口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大家白天下班之后,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夜校,主要学习语言,包括中文、韩语、英语、日语等,原因很简单,掌握一门语言对就业以及薪酬提升帮助很大。笔者在柬埔寨访问时,发现街道两边到处是韩语、英文、日语学校,而中文培训机构则相对较少。因此,建议在丝路沿线国家多提供中文语言培训以及专业技能培训,有利于夯实民意和社会基础。
的确,“一带一路”有深厚的文化土壤。2016年9月,笔者赴波兰参加第26届东欧经济论坛,会议期间遇到一名吉尔吉斯斯坦议员,该议员认真地告诉与会代表:1、“一带一路”是伟大倡议;2、中亚国家可以通过“一带一路”,吸引外来投资、创造就业机会、改善国家经济状况、社会稳定;3、吉尔吉斯斯坦及中亚国家全力支持“一带一路”。该议员是吉尔吉斯斯坦东干(回民)协会主席,说着一口非常地道的陕西话,令人印象深刻。目前,吉尔吉斯斯坦有着7万多回民,是中亚回民最多的国家。东干人的先人多数是100多年前由陕甘地区迁徙到中亚的回民。中亚当地人称其为“东干”,就是从东岸(东方)来的。目前,中亚东干人有17万多人,主要分散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的30多个聚居点,他们还保留着部分陕甘方言和传统习俗。可见,文化有多深厚,“一带一路”的影响力便有多深刻。要充分调动每一位国人、全球6000万华人华侨对“一带一路”的热情,要让中国人的眼神中充满对文化的自信与灵动。
第三,“一带一路”要从功能定位走向人文定位。这一倡议蕴含的经济规律是,能源资源总是越挖越少,但文化资源则是越挖越多。未来,要持续加强“一带一路”软联通项目的落地。目前,“一带一路”项目大多数是重资产项目,如道路、桥梁、港口、隧道、园区、能源资源、工程基建等,这类项目的特点是投资大、周期长,但风险也大。故此,特别需要一些能够发挥润滑剂和粘合剂作用的轻资产项目,如文化、教育、健康、旅游、标准、技术、资质、专业服务等。在教育方面,可尝试建立“一带一路大学”,规模不一定很大,但一定是全球青年精英在一起,而且要“行走”起来,如每个学期可以在全球知名高校轮流学习,核心作用是加强青年人对世界的认知以及互信的建立,归根到底,“一带一路”的关键在人,要服务青年、依靠青年、为了青年。
对企业而言,企业的受欢迎不仅是令人惊叹的经济成就,更应是引起共鸣的文化事件。企业本身就是“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主体:一方面,中国企业频频收购全球知名的文化品牌,努力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充分履行社会责任,在出售商品、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在与国际社会共享中国的文化与价值,要引起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的文化共鸣与文化共振。
对中国企业而言,不仅要重视经济红利,而且要重视文化红利,要充分展现中国企业的文化修为。例如,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财政出现困难,无法按期支付工程款,与其合作的外国企业纷纷停工或跑路。但是,华为、中信建设等中国企业坚定地按合同要求履约。不久,政府财政危机解除,中国企业不仅很快收到了工程款,并且获得了旅游区开发、电信合作、农业技术合作、教育合作等更多高附加值的项目,中国企业收获了尊重与信任。
2016年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强“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软力量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助推器。要加强总体谋划和统筹协调,坚持陆海统筹、内外统筹、政企统筹,加强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建设,推进舆论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 “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理论支撑、舆论支持、文化条件。
软力量的核心是文化,文化的核心是价值。其中,“文化条件”一语中的,“一带一路”不仅寻找商机、打通商脉,也在构建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命运共同体,致力于打通文脉、共享价值。总之,这一伟大倡议的魅力在于,要从过去500年西方国家主导的功能定位(商业属性),走向绵延千年人类文明史的人文定位(人文属性),让文化的热度温暖冷冰冰的器物。(赵 磊)
[责任编辑:卢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