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正文

“逢雨必涝”顽疾难破 中国城市如何不再“看海”?

2015年07月24日 08:03: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7月21日早,浙江杭州遭遇强降雨,市区多处路段出现积水,部分路段通行一度中断。 中新社发 李晨韵 摄

  今年 4月,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联合发文,公布了首批包括厦门、济南、武汉等16个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名单。有媒体也将今年成为中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元年。

  “根本上治涝,建设‘海绵城市’比建设地下管网,比改变气候更完整些。”孔彦鸿表示,“海绵城市”是一个系统工程,讲究“蓄、渗、滞、净、用、排”,其在建设之初,就要求考虑水的出路,保留大量的“海绵体”,而这就可以有效地实现水的循环排泄。

  如今,全国很多城市跃跃欲试,然而专家指出,“海绵城市”建设其实并不简单。

  中国社科院经济与社会建设研究室主任钟君表示,建设“海绵城市”是必要的,但要结合城市自身需要,因地制宜,在多雨的南方城市便可多考虑建设,但北方城市则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窝蜂”去做。如今,很多城市“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洪涝了,便马上考虑开建海绵城市,这样的想法不科学。

  同时,记者也注意到建设“海绵城市”的难点,一方面,人们对其内涵还普遍缺少理解,另一方面,“运动式建设”也令相关专家担心。

  据了解,海绵城市建设投资约为每平方公里1亿元—1.5亿元,而这数据也让外界产生建设成本是否会过高的想法。孔彦鸿表示,建设“海绵城市”的根本是不要大规模破坏,即建设初期就要进行低影响开发,而低影响开发是省钱的,建设初期只要考虑不要干扰自然循环的路径,那就不需要太多的投入了。

  她举例说,“低影响开发、低洼绿地建设”就是在建绿地之初,就把雨水的去处考虑好,就把透水地面自然留好,不破坏自然原有的下渗渠道,而这样的建设,甚至不要考虑投钱。如果是建设完再考虑“恢复”部分海绵体,那肯定费钱。(完)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