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正文

人民日报质问就近入学难:家门口百米远学校上不了

2015年05月29日 08:15:00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学区划分过程不对外公开?

  孩子上学如何“就近”,学区划分怎样才科学合理?顾先生和建邺区教育局各执一词,都无法说服对方。

  顾先生是去年7月与建邺区教育局打这场官司的。除了给孩子争取就近入学的权利,他还想触碰一下“神秘”的学区划分问题。在顾先生看来,孩子能不能就近入学,关键看学区划分是否科学合理、公开公正,“希望这个案子能够在学区划分问题上推动教育局的决策公开化、透明化。”

  除了在法庭上阐述的施教区划分的前述几条原则,建邺区教育局在具体的学区划分上如何决策?学区是怎样被划分出来的?经记者多方联系,建邺区教育局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简短解释道:今年年初开展的2015年学区划分工作,由该局小教科牵头,对各街道、社区的适龄儿童情况进行摸底,目前摸底工作已经完成。教育系统内部成立招生委员会,由多部门人员组成,在情况摸底的基础上听取意见、多方协商。最后,区教育局拟定方案,上报市教育局审批。按照惯例,南京市教育局在5月份公布招生办法,各区教育局对照办法对本区方案最终定稿。

  招生委员会按照怎样的程序划分学区?决策依据包含哪些内容?要不要向市民公开?该工作人员表示:“这块工作不对外公开,也不通过媒体进行报道。”

  5月26日,建邺区2015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政策向社会公布,教育局方面表示:“今年的实施办法出台,经过有公众参与的研讨会、专家论证会、专题研究会等程序,做到了依法合理,程序规范。”

  “很多地方的学区划分,基本都是教育行政部门按照一套内部的工作流程来操作。”在南京教育系统工作多年的资深人士郑先生说。他不愿透露姓名,但同意谈谈他了解的“教育系统内部的普遍做法”。

  郑先生说,教育行政部门在学区划分上选择封闭操作,不排除个别地方有部门利益、领导意志上的考虑,但主要原因是这个问题涉及多方利益,教育行政部门担心,越是社会参与越容易纠缠不清、议而不决。“说实话,在这个涉及千家万户的问题上,绝大多数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肯定不会乱来,其内部都有一个工作程序。但是因为不公开,群众自然容易怀疑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担心有暗箱操作。”郑先生说:“权力阳光运行是必然趋势,让类似学区划分这样关乎众人利益的决策公开化、透明化,建立一套社会认可的监督机制,教育行政部门总有一天要面对。”

  南京工业大学法律与行政学院院长刘小冰认为,根据《江苏省行政程序规定》:“除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举行听证的外,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涉及公众重大利益以及公众对决策方案草案有重大分歧的,也应当举行听证”,像学区划分这类关系到公众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理应举行听证,并对决策过程予以公开,确保公平公正。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郭碧娟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郭碧娟

原稿件来源:人民日报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