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正文

汪国真追悼会30日举办 亲人:他病得比较突然

2015年04月27日 09:04:00 来源:京华时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汪国真

  汪国真

  汪国真

  汪国真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写下这一诗句的诗人汪国真于4月26日凌晨2点10分因肝癌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终年59岁。他的诗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风靡一时,深受当时中学生和大学生喜欢,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昨天,京华时报记者采访了汪国真生前相交二三十年的好友张宝瑞、吴欢,他们眼中的汪国真爱笑,总是喜欢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

  罹患肝癌病逝 追悼会4月30日举办

  昨天上午,汪国真去世的消息在微博上传播开来,激起了很多网友的回忆。诗人大卫发文说:“不敢相信,诗人汪国真凌晨两点十分去世,刚打手机,接电话的是他妹妹,这是一个非常谦逊的人,有君子之风。”

  京华时报记者拨通了汪国真妹妹汪玉华的电话,她证实了这一消息。“他病得比较突然,检查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很严重了。没有跟朋友说,主要是担心大家去探望,会引起病情加重什么的,而且也影响他休息。”她透露,汪国真的遗体告别式定于4月30日上午8点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厅举行。

  好友张宝瑞说:“一个月前才知道他生病了,朋友告诉我他住院了,先是在301医院,后来又转院到302,说是肝硬化转的肝癌。我们准备去探望他,但那时已经病危了,家属也不希望外人打扰。”

  精选集刚刚出版 年初写长简历总结一生

  汪国真的新诗精选集《青春在路上》刚出版半个月,新华出版社的编辑刘志宏3月下旬曾拿着书稿前去医院探望。刘志宏对京华时报记者说:“他那时候状态就不好了,脸色也很不好。他自己却很乐观,说没事,下午要动个小手术。”这本精选集收录了汪国真的诗歌、散文、绘画等作品,他对编辑起的书名《青春在路上》很满意,有热情洋溢的感觉。

  刘志宏回忆,汪国真对这本精选集很看重,亲自校对了3遍书稿,有个细节让他印象深刻。“今年年初,汪老师特意给我传了一个简历,特别长,有两三篇纸。我还说干吗要用这么长的简历,在封面上印个三四百字就可以了。后来汪老师还是觉得这样好,我就收录到正文里了。现在想想,他那时可能就知道自己生病了,这个长简历可能是对自己人生的一个总结。”

  此外,汪国真春节前在广东电视台录制了《中国大画家》栏目,而陕西卫视近期开播《唐诗风云会》栏目是汪国真生前录制的最后一档节目。导演郑毅说,汪国真在节目中妙语连珠,没有一点诗人架子。

  □友人追忆

  张宝瑞(作家,《一只绣花鞋》作者)

  他始终保持一颗童心

  《一只绣花鞋》的作者张宝瑞跟汪国真相识23年,他说:“汪国真非常重情重义,对朋友非常好。去年的时候,我的新书在西单图书大厦首发,不巧的是他父亲病重,他是个孝子,为了朋友还是赶来了,让我很感动。”

  对于汪国真的肝病,张宝瑞回忆,在1998年的时候很多朋友参加了一个圣诞晚会,当时汪国真和妹妹一块来的。“他在第二传染病医院检查出来不知道什么病,脸色蜡黄,其实那次是跟我们道别来了,宴会还没结束他就走了。后来说是医院误诊了,只是肝有点病,现在想想,那时就是他的一劫,那次挺过去了。”

  张宝瑞印象中,汪国真一直面带微笑,是位谦谦君子。“他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可以说是开创了自己的一个诗歌时代,他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没有嫉妒心,自古文人相轻,没听他说过任何人的坏话,保持着童心。有些人也曾向他发难,说他的诗歌不好。不能拿他的诗歌去跟北岛的比较,他的诗歌是情感诗,给人对生活一种美好的憧憬。”

  爱好广泛想转型主持人

  汪国真兴趣爱好广泛,除了写诗,还喜欢书法、绘画。近年来也常出席一些活动题字,“他主要写毛体草书,后来也画画,还给古诗词作曲,市场效应也不错。去年年初跟我说,在厦门弄了个工作室,不怎么在北京了。他对画画不是玩玩,有一次我去看他,地上散落着几十幅竹叶草图,很勤奋。”

  2002年的时候,曾有报道称汪国真生活穷困潦倒,写书法是为了经济收入,当时汪国真把这篇文章的作者告上法庭并且胜诉。张宝瑞说:“他前些年当编辑,后来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创作中心主任,收入还挺可观的,练书法、画画都是兴趣,他觉得艺术是相通的。”他平常也会跟汪国真聊起如何面对负面的消息,汪国真曾说过:“人生有美好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他觉得人就要多看到光明的一面,多看到美好的一面。他常说,要别人的长处,敌人也有长处。”

  张宝瑞最后一次与汪国真通电话是在1月初,当时汪国真录制主持广东电视台的《中国大画家》栏目。“他那会儿心情特别好,跟我说主持的挺顺利,以后想转型当主持了。我就突然问他身体怎样,原来打了几百次电话也没问过身体。他就有点沉默了,后来说了别的话题。”

  吴欢(作家、书画家,吴祖光、新凤霞之子)

  因为他,我才知道粉丝这个词

  吴祖光之子吴欢,与汪国真认识30多年。他对京华时报记者说:“别的人去世我不爱说,但是汪国真我想说一说。他是一个非常厚道,有才华的人。他对人友善,我们属于君子之交淡如水,碰见之后吃个饭谈两句话。”

  吴欢说,由于家庭的关系,他从小到大见过不少诗人,但是像汪国真这么不要虚名的真没见过。“梁实秋有篇文章写《诗人》,说‘一个诗人似乎是神圣的,但是一个诗人在隔壁便是个笑话。’老一辈诗人咱们说不合适,同代的诗人中没有像他那样的。都说文人相轻,他在任何场合,从来都是不争不抢,面带微笑。他做人很冷静,诗情又如此洋溢。”

  吴欢认为,文学界没有给汪国真一个合理的定位。“作协并没有很好地重视他,一直没有把他作为重要的诗人来表彰,但他依然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对于作协的不重视,他没有一点抱怨,他写了很多充满正能量的诗句,在八九十年代,任何一个当代诗人没有他的高度。”吴欢回忆,20多年前,他和汪国真一起去校园参加活动,现场人山人海,“一提到他,很多学生就爆发出尖叫,我那时才知道有粉丝这个词,他的丰碑是粉丝树立的。”

  倪列怀(现任职暨南大学)

  大学时发表诗歌成为班级名人

  现任暨南大学中文系党支部书记的倪列怀是汪国真大学时代的同班同学,他对京华时报记者说:“汪国真上大学的时候比较斯文、比较沉静,不显山不露水。”

  倪列怀回忆,当时他们上大学那会儿正赶上改革开放,广州、深圳又是文化氛围比较活跃的地方。“当时大家都去跳舞,连广州电视台的也去我们那跳舞,但他就没去过。体育活动也不怎么玩,印象里他只下围棋,当时流行的国际象棋、桥牌也不怎么玩,他也有说有笑,但不活跃。”

  提到汪国真是怎么在班里出名的,倪列怀说:“这个事儿他也经常说,自己就把这段经历当笑话了。大一的时候,很偶然的一个机会,他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首诗,还不是他自己投稿的,是中青报的记者来采访,看到班里的黑板上一首诗。后来给了两块钱稿费,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在那个年代是很让人高兴的。”

  倪列怀说:“那个时候很多同学也在写诗,说老实话,他还不是班里最优秀的,可以说发稿不多,退稿的多,那时候他收到了很多杂志的退稿信,偶尔用一次就很高兴。”问到大学时候汪国真有没有女朋友,倪列怀说:“印象里好像没有谈恋爱,有一个外系的女孩子喜欢他,是北京的,他好像也没什么回应。”

  这些年来,班里经常聚会,倪列怀觉得汪国真一点名人的架子也没有。“他90年代就来学校做过讲座,没什么架子。明天我们中文系准备举办一个朗诵追思会,不想哭哭啼啼的,以朗诵他的诗歌为主。”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王怡然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王怡然

原稿件来源:京华时报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