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北京代表团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副书记孟学农发言建议:法院系统应将处理上访问题的“大接访”变成“大揭访”,把接访情况在受众人数比较多的媒体上公开,让老百姓有说话的地方,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孟学农说,两年前我曾经到一个县搞调研,由于是轻车简从,事先没有打招呼,县城很安静,当时中央正要求县委书记大接访。那天是星期天,正好是县委书记接访,我带几个人到县委的信访办,也是政府的信访局。一进门,各种制度一应俱全挂在墙上,现场信访办对我很客气,我问县委书记接访了没有?答:接访了。接了几个?答:3个。马上把记录拿过来,什么内容,处理结果,都挺好。下午开座谈会,我说把县委书记请来,几套班子都来,结果县委书记迟迟来不了。最后一直到晚上8时,县委书记才从省城的家里赶到县城参加座谈会。
我想,中央出台的“县委书记大接访制度”不可谓不完善,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段时间我老想这个问题,为什么渠道不畅通?为什么县委书记能这样?由此我想到:权力必须放在笼子里,权力也必须晒在阳光下,必须加强监督。
这个监督不仅是体制内的监督,是我们自上而下的监督,市委的监督、省委的监督、人大代表的监督,而且还要发动社会监督,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让当事人进行监督。因此,我就联想到怎样把“大接访”变为“大揭访”,将权力置于阳光之下。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我国网民是世界上最多的,我们的平面媒体也这么发达,所以,我建议法院系统把接访情况在受众人数比较多的媒体上公开。
原因有三条:第一,司法是最后一条公平线,对国家的稳定发展、公平正义意义重大。法院必须保障当事人的合法诉求,让老百姓有说话的地方,而不是推诿扯皮、糊弄。我建议,将“大揭访”在法院系统先行试点,因为人民对司法期待比较高,而且对稳定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二,法院以法律为准绳,程序也相对规范,它有被监督和处理好“大接访”的经验,所以我建议法院系统凡是接访的,应该在受众人数较多的媒体上公开,让方方面面进行监督,媒体还可以追踪调查,某一个案子为什么迟迟解决不了,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老到北京上访,最后怎么解决。推诿扯皮,求得暂时的平安和所谓的稳定,是违背法律的解决办法。我认为,不如把事情公开,在法院进行公开。
第三,现在中央很重视信访工作,中央给地方下指标,如果哪个地方上访超过多少次,你县委书记就别干了。中组部也抽调一些机关的年轻同志到信访办挂职锻炼,为什么挂职锻炼?因为可以直接接触老百姓,解决这些问题。法院系统将接访情况公开,而且这个公开要有内容、有办法、有时限、有考核,这个办法在法院系统试点成功以后,再逐步推广到党政机关,让老百姓有说话的地方,或者是有点期盼,有个希望,这样对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都有好处。(记者 马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