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中国经济走出V形反转之路 输入型通胀压力初显

时间:2009-11-12 09:3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我国物价 年内虽无压力但明年需做好应对准备

  金融危机的阴影依旧在世界各地徘徊时,近日国家统计局高调宣布今年“保八”已无悬念,这表明中国经济领先全球率先复苏。业内专家指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有半年左右的时间差,中国经济率先复苏,也使我们有可能最早遇到通货膨胀问题。事实上,随着美元贬值、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调,中国已经感受到来自海外的通货膨胀压力。

  走出“V”形反转之路

  中国实施一揽子的经济刺激计划,成功地实现了稳定经济增长的目标。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判断:“中国经济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企稳回升的态势得到巩固。”而随着欧美经济复苏的迹象被逐步确认,中国出口也将恢复增长,经济将从复苏走向新一轮全面增长。 

  近期来看,经济利好消息也是不断。各种公布的数据多在向好的方向发展。10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升至55.2,为2008年4月以来的最快增速。该指数已经连续8个月超过50,显示中国制造业正在加速扩张,企业家信心普遍提高;出口从今年3月份开始环比正增长,到9月份已经连续7个月反弹;9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5167亿元,货币供应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同时9月M1超过M2形成“剪刀差”,表明经济完全趋向活跃。

  中国经济正走出一条“V”形反转回升之路,并成为带动世界经济走出衰退的重要力量。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认为,过去一年来,中国凭借4万亿元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以及“家电下乡”等扩大消费政策,将巨大的国内需求拉动起来,不仅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回升,也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动力。

  输入型通胀压力初显

  随着中国经济形势好转和世界经济复苏迹象的出现,通货膨胀特别是输入型通胀正成为中国需要面对的又一个问题。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各国都向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美国2009年9月基础货币投放量为1.8万亿美元,新增近万亿美元,超过危机之前的2倍。英国央行、日本央行也采取了罕见的宽松货币政策。我国虽然基础货币投放增速在下降,但信贷快速增加,今年前8个月,信贷投放达到8万亿元。如此巨额的市场流动性,让越来越多的人产生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

  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美元贬值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正在加剧中国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近日发布《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9年秋季报告》称,从今年初到目前,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约60%,铁矿石价格和有色金属价格上涨约40%,输入型通胀压力对推动我国物价走高的影响越来越直接。

  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表示,美元贬值引发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且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相对稳定,那必然加剧中国的输入型通胀压力。

  广发证券研究员李太勇认为,通胀年内压力不大,预计明年一季度出现温和通胀,但是一旦明年欧美经济体货币投放从银行体系进入实体经济,全球通胀不可避免,中国难免进入被动输入通胀的局面。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表示,三季度以来,美、日、欧的经济复苏势头趋于明朗,估计今年四季度以后全球大宗产品的价格也会随之逐渐走高,这就会对中国明年的物价形成产品影响。在他看来,从今年四季度直至明年全年,物价将可能再现回升势头,尽管生产过剩会强烈压制制造业产品的涨价空间,输入型通胀还是会推动PPI的缓慢上升,尽管非食品价格上涨速度可能会比较慢,但是在粮食和食品价格上涨推动下,CPI还是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回升。

  如何预防输入型通货膨胀

  尽管短期内中国经济并不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需要提前做好应对通胀的举措。在10月的一次国务院会议上,已经将管理好通胀预期作为下一阶段宏观调控的重点。那么对于输入型通货膨胀,中国该如何应对?

  在赵庆明看来,首先中国应与其他国家一道防止美国实施财政赤字货币化,要求美国在经济复苏后履行回收因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而多投放的流动性的责任和义务。其次,中国应该切实遏制外汇储备的增长,不再向美国输送资本。而对于抑制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除了人民币对美元适度升值来降低输入产品价格的上涨外,也可以适度降低国内对这些商品的需求量。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陈炳才则表示,可以考虑在汇率政策、退税和企业的工资福利政策之间进行替代,降低或取消出口退税,提高工人的工资和福利,而名义汇率相对稳定,允许汇率在2%-3%的范围内波动,以抑制投机资本进入。

  有专家认为,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应对未来输入型通胀的最好方法还是应该去买资源;中国应加大黄金储备,还可以去买一些石油、有色金属等资源。也有专家建议,中国应做好应付更大危机冲击的准备,而不可以在明年通胀势头开始明显的时候,进行强烈的货币紧缩,压抑经济回升的内在动力。至于应对措施,最重要的是保证低收入人口的消费水平不降低,因为明年的肉、禽、蛋、菜类价格在粮价上涨推动下,会上涨得比较明显,如果不设法提高低收入人口抵御通胀的能力,就不利于社会稳定。 (郭万盛)

分享到:
编辑:王晓燕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