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分析指部分官员患上“信息公开恐惧症”损政府形象

时间:2009-11-09 15: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9日电 中国当前政务公开水平已明显改善,但往往赶不上公众胃口的迅速扩大;个别部门或官员害怕信息公开,处处遮遮掩掩,患上“信息公开恐惧症”。最新一期《人民论坛》刊载系列文章,剖析“信息饥渴症”。文章指出,网络时代,信息的不及时、不公开,“犹抱琵琶半遮面”,将使基层政府自身形象很快被妖魔化,给政府的合法性带来致命的损害。

  网络对官员的影响

  文章说,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中国网民数量急剧增加。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今年1月份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3.6亿,居世界第一。与之相伴生的是,互联网在民主参与、直接性、公开性等方面都达到了现代政治所能要求的最高程度,网络政治尤其是网络监督给现实政治尤其是基层官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网络的监督实际上是群众对官员的监督,是公民社会和公共领域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以社会制约权力”的思想和原则得到真正落实的具体体现。以前要求官员要接受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互联网的出现为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提供了条件。但这种监督并不意味着对司法程序的干涉,而是一股推动相关部门批露真相的力量。

  然而互联网监督这把双刃剑也有一些不可回避的缺点。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能够在瞬间生成、瞬间传播、实时互动高度共享的交互式传播媒介,也存在着一些捏造事实和造谣诋毁的现象。一些网民用感性代替理性,论点满天飞,但普遍缺乏论据和严格的论证,故意曲解对方意思进行偷梁换柱,再进行网络“轰炸”。由于信息的变异性,是新信息诞生最好的温床,一旦有不利于政府的负面消息出现,很快就会出现爆炸效应,信息串联作用就会使得负面舆论或消息占领整个信息传输通道,对社会有很大的离散作用。

  为何害怕将信息真面目示人

  文章称,分析“信息公开恐惧症”现象不难理解。一方面民众的公民意识开始觉醒,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诉求和愿望日渐强烈;另一方面,新兴媒体和信息技术的空前发展,也使得技术形态的社会功能和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在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部分政治权力、经济权力、主流意识形态权力必然会走向保守,自觉不自觉地为其既有存在进行辩护,设法逃避社会大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维护其既得利益和地位。这样,社会、民众和媒体不遗余力地探求真相,而某些地方政府和官员则自觉不自觉地走向严防死守,明暗兼有地玩起“捉迷藏”。

  文章说,这不是一场游戏,官员财产申报、政务公开、党务公开、干部任免公开、问责官员任用公开等等,每一件事都和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息息相关,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关乎党和国家的改革大局。如果个别的地区和部门真的患上“信息公开恐惧症”,那么很难想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能够在这些地区和部门如期如愿进行。

  官员如何应对网络挑战

  文章指出,要建立及时进行信息澄清或回复网民的反应机制。要密切关注重点网络、重点论坛、重点博客的动态,建立及时、快速的反应机制,及时进行信息澄清和回应网民的质疑。其最大的作用可能就在于,真实的声音占据主流传播渠道,流言也就失去了市场。

  要重视学习互联网知识,提高领导水平和驾驭能力。越来越多的信息表明,重视学习互联网知识,提高领导水平和驾驭能力,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对今天的各级党政官员来说,网络既是服务民众的新平台,也是体察民情、倾听民声、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的直通车。

  要转变观念,不能将网络视为洪水猛兽。政府官员应主动出击,争取占领网络正面舆论阵地、树立官员良好形象。各类官员开博客也可看为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建议各级基层官员主动“触网”,构建“直面群众”的一种权利与权力的对话机制,通过网络问政平台听取市民心声。并且要求相关部门定期出网络问政简报,对有建设性意见要听取,对一些受误导的信息或意见要及时在网上予以澄清。

  要加大立法力度,限制无序混乱的网络监督。现实世界中的法律法规有些不太适用于虚拟世界。应建立法规来规范网络行为,对明显的、有侵害性的网络行为通过法律进行规范。

分享到:
编辑:王晓燕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