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10年后2/3家庭住新房? 住房公平能否“照进”现实

时间:2009-11-04 14: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4日电(秦欣) 中国“十二五”住房建设目标仍是“住有所居”,而非“居者有其屋”,要解决的百分之百人有房子住的问题。住建部专家的一席“10年中国将有三分之二的家庭住进新房”的言论一落地便激起千层浪,让“住有所居”的话题再次浮出水面。而住房公平能否“照进”现实则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专家称住房水平仅“初步脱困”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1日在海口举行的第67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上作题为“中国住房目标和市场化”讲演时称,再过10年中国将有三分之二的家庭住进新房。

  中国2008年末城镇居民总人口6.07亿人,城镇家庭2亿左右,1999年至2008年的10年间,中国建了80多亿平方米的商品住房,7000万个家庭买了新房。占全国家庭的30%至35%。未来10年中国有望至少建7000—8000万套新房,将有三分之二的家庭住进新房。两项相加新房量将达1.5亿。

  陈淮称,到去年末,中国城镇实有住房总量124亿平方米,户均住房60平方米,仅达到经济适用房的水平,属于“初步脱困”。从全面小康社会来说,老百姓户均住房应在90平方米。此数据意味着若从此农民不再迁往城市,中国还得增加50%的房子。

  陈淮认为,未来中国非市场化的住房保障体系要健全。他同时强调,不能否定1999年以来中国住房制度市场化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中国若取消开发商改由政府统一建房、分配住房,只能导致两个结果,一是掌握行政权力者公开占有社会的优质资源和公共资源,二是掌握资本者拥有更大的利润,但没有权力又不掌握资本者仍然没有房子。

  住房公平能否“照进”现实

  《新京报》的一篇评论文章指出,怎么保证建成8000万套新房,受益的就是8000万户家庭?远比能建成多少新房更值得关注的是,公民的住房权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

  文章说,即便真有8000套新房建成,会有“三分之二家庭住进新房”吗?

  首先,所谓“若从此农民不再迁往城市”的前提根本就不会存在。专家根据我国现有城镇化平均速度,预测我国未来城镇化水平的理论值,2025年前我国城镇化的年均速度在理论上会达到或略超过1个百分点。既然城镇化不可避免且会呈现高速发展的趋势,那么城镇家庭数量就一定会大幅上升,那么即使不考虑所有的其他因素,以假想的一户得一套新房来计算,也肯定达不到“三分之二家庭住进新房”的标准。

  其次,建成多少新房是政府根据土地供应量来测算的,问题是囤地炒地太过普遍了,甚至于潘石屹都说“三分之一的开发商只倒地不盖房”。虽然《闲置土地处置办法》白纸黑字写得清楚,但极少有违法囤地的开发商支付了土地闲置费,更不用担心被无偿收回土地了,不盖房比盖房更赚钱。“选择性执法”的背后,是“法不上开发商”的无奈现实。

  更重要的是,新房即便如数建起,普通公众能买得起吗?怎么保证建成8000万套新房,受益的就是8000万户家庭?比如那位上海的姚达康先生,一个人就从银行贷款了7800万元,购买了128套住房,也能算是128户家庭住进了新房吗?在工资涨幅远远赶不上房价涨幅的当下,拿建成多少新房简单等同于多少家庭住进新房,显然是不成立的。这恐怕又是一种“被住进新房”的统计逻辑。

  文章在最后指出,住房问题,不仅关涉总量的提高,更关涉住房的公平配置。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将住房工作目标简单定位于10年建成多少新房,还远远不够。毕竟,住建部不是“全国最大的开发商”,而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也有媒体评论说,面对高房价,“住房夹心层”(买不起商品房、又难享受保障房)开始呼吁“二次房改”。这种呼声有其合理性,如果住建部官员只是用简单的加减乘除来回应百姓对高房价和“房改”过度市场化的质疑,非但无法取信于民,反而会招致公众更大的反感。房价如果不与百姓收入相适应,房子建得越多,房地产市场泡沫就越大,不仅百姓的住房难问题难以解决,对整体经济而言也不是什么好事。

  虽然住房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并没错,但如何平抑高房价、稳定楼市、满足百姓的住房需求,住建部显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分享到:
编辑:王晓燕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