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奥巴马上任200天:遭遇“攻坚战” 信任“临界点”

时间:2009-08-09 10:41  来源:新华网

 

  8月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抵达华盛顿白宫玫瑰园准备就美国经济现状发表讲话。奥巴马表示,最新公布的失业数据进一步证明经济危机最严重时期已经过去,但同时承认要将经济恢复到正常水平,还有更多工作要做。新华社记者张岩摄

  新华网华盛顿8月7日电    新华社记者杨晴川

  美国总统奥巴马7日迎来上任200天,但他的支持率却不断走低。更值得关注的是,奥巴马力推的两项主要“新政”——经济复苏政策与医疗改革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这或许标志着奥巴马就任总统以来的“蜜月期”已经结束,他将面对一系列真正的难题。

  度过“蜜月期”

  美国昆尼皮亚克大学6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奥巴马的支持率已跌至50%,比上一个月下跌了7个百分点。这是他今年1月20日宣誓就职以来在各类民调中的最低支持率。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6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也显示了奥巴马支持率的下降趋势。盖洛普民意调查所的调查显示,奥巴马就职前半年的支持率,比他的前任小布什同期的支持率还低一个百分点。

  昆尼皮亚克大学调查所助理主任布朗指出,奥巴马支持率不断下跌主要原因是民众对他的经济政策措施和医疗改革计划日渐生疑,对他这两项主要政策的态度发生逆转。

  布朗等民调专家认为,奥巴马在执政第二个百日结束之际,已站在一个支持率或将跌破半数的“临界点”。这与他上台首个“百日”之际形成强烈反差。当时他的支持率超过了同期的四位前任。

  有线电视新闻网民调主任霍兰德认为,奥巴马的支持率之所以下跌,是因为绝大多数美国人认为经济复苏步伐太慢,同时医改问题的复杂性使得奥巴马无法做到皆大欢喜。

  “新政”遭遇“攻坚战”

  在国内一场“百年罕见”的金融危机和国外两场战争久拖不决的特殊背景下上台的奥巴马,对内大力推行各项“新政”,对外力图改善国家形象。然而,“新政”效果喜忧参半。

  在经济领域,有“经济晴雨表”之称的华尔街股市在春季出现下跌后于近期大幅反弹,不少专家认为美国股市可能已经止跌。然而,美国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近期改善的可能性很小。奥巴马主导国会通过的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要对经济复苏产生明显作用,还尚需时日。同时,尽管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奥巴马的经济政策使复苏预期有所调高,但美国的长期赤字和财政前景并不乐观。

  内政方面,奥巴马提名的最高法院法官人选索托马约尔在参议院顺利过关,产生了美国历史上首位拉美裔最高法院法官,受到舆论普遍好评。现金换旧车计划在国会两院先后通过,标志着一种社会共识。美国汽车业也获得了一线生机。然而,由于受到共和党、党内财政保守派和各种利益集团的多重压力,奥巴马寄予厚望的内政主攻项目——医改计划却步履艰难,他原来希望在8月份国会休假前通过医改方案的计划已经落空。

  在外交领域,美国舆论认为奥巴马改变了美国外交的“走势”,民众对其外交政策满意度仍然较高,是他执政第二个百日中的“亮点”。然而,调查同时显示,伊斯兰国家民众对美国对外政策的意图和动机仍持有很深的怀疑和不信任,世人大多仍然对美国单边主义倾向表示担心。分析人士认为,世人尽管乐见奥巴马对外政策的新姿态,但更在“听其言观其行”。

  前路更艰难

  分析人士认为,奥巴马今后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危机,他未必都能一一妥善应对。布鲁金斯学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虽然每位总统上任之际都会遭遇衰退、失业、通胀和赤字等问题,但不同的是,奥巴马要同时应付所有以上问题。

  《纽约时报》指出,奥巴马的国内施政议程,是自约翰逊执政以来最为“雄心勃勃”的。美国医改向来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杜鲁门和克林顿等总统在任时都试图在这方面有所作为,但都没有成功。但奥巴马将其作为自己国内政策的“标志性工程”。在美国目前经济低迷、财政紧张的局面下,医改这种开支大而见效慢的社会工程难免会遭到质疑。而美国民众向来对政府政策的耐心较为有限。

  在国际上,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这两个战场的伤亡仍在增加,军费仍在增长,反战人士已将矛头转向新政府。

  此外,每当政府换届之际,民众通常都与新总统有一段“蜜月期”,对其期望也会很高。随着奥巴马不断陷入各种利益冲突,难以兑现竞选承诺,民众难免会心生怨言。

  从白宫最近的举动来看,奥巴马似乎寄希望于经济指标的好转来提升其支持率。但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失业率等关键指标还需要假以时日才能扭转。而下个月国会复会时,各方势力将围绕医改展开新的争斗。此外,对外政策也不容乐观,在奥巴马上半年宣布阿富汗新战略后,阿局势并未有明显好转,同时美国民众对阿富汗战争的支持率却在下降。

分享到: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