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新华社评论员:开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

时间:2008-12-10 22:3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10日电 题:开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

  新华社评论员

  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意义非同寻常。在国际金融危机不利影响日益加深的形势下,会议提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至关重要。

  2008年是一个极不寻常的年份。面对重重挑战,中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物价得到有效控制,结构调整迈出重大步伐,人民群众得到新的实惠,成绩来之不易。但也应该看到,最近几个月工业增速大幅回落,投资、出口实际增速趋缓,扩大消费受到新的制约,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国际金融危机并未见底而继续蔓延,特别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在进一步加深,明年我国发展的外部经济环境严峻。面对挑战,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就是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

  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对于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没有较快的速度,就不可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就不可能迅速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就不可能尽快缩小地区、城乡之间的差距,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保增长是重点也是难点,显得尤为重要。

  保增长,必须在扩大内需上做文章。扩大内需,既是应急之策,更是长远战略。面对外部需求显著减少,我们必须把经济增长的立足点放到扩大内需上来。通过扩大投资规模,尤其是扩大消费需求,形成经济稳定增长的格局。一个多月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扩大内需工作又有新的部署,把这些扩大内需的政策落到实处,是明年保增长的关键所在。

  保增长,必须讲求发展的质量。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明显地暴露了我们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软肋”。当前,我国不仅面临外部需求下降的挑战,而且面临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不断提高,国际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不断上升等重重压力。传统的竞争优势逐步减弱,拼资源、拼环境、拼价格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尤其要注重自主创新,努力培育新的竞争优势。特别要警惕在新一轮投资中出现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

  保增长,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形势越困难,越需要改革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取得突破,需要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求我们抓住时机推出有利于促进发展的改革措施,积极创新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农村体制改革、价格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以及增值税转型改革、成品油价税费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这些着眼于科学发展的改革都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严峻、国际市场收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扩大对外开放,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也是增强抗风险能力的必然选择。

  保增长,必须着力解决民生难点热点问题。尽管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我国人均收入水平仍属于中低收入国家,消费需求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低了30个百分点左右,城乡、地区之间发展差距很大。这既反映了我国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性,也说明我国经济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减少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性,需要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需要把更多资金投向民生领域,为扩大消费需求提供保障。在经济发展面临困难的时期,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不受影响并且有新的提高,需要下大力气解决民生问题。改善民生,既是保增长的需要,更是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是,改革开放30年使我们已经具有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尽管国际金融危机来势汹汹、影响巨大,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重大的挑战背后,往往蕴藏着重大的机遇。只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统一思想,协调一致,增强信心,沉着应对,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和挑战,开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分享到:
编辑:高大林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