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伟大旗帜前进的中国人权事业
——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有关负责人就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状况答新华社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 今年是《世界人权宣言》发表60周年和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持把《宣言》的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进一步充实、丰富、发展,中国人权事业取得伟大成就、实现历史性进步。日前,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林伯承就中国人权事业30年来的发展状况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记者: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史进程,中国人权实现了怎样的重大进展?
林伯承:改革开放30年来,人权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历史转折意义的伟大进程,实现了《世界人权宣言》的宗旨原则与基本国情有机结合,发生了世界瞩目、顺乎民意、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伴随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奋斗历程,中国人权焕发出健康发展、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成为中国人权发展的新起点。中国共产党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中国人民稳步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中国人权事业蓬勃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人权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伴随中国社会思想解放的逐步深入,中国人权呈现与时俱进的发展态势。“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对人的思想的大解放,也是对人权的大解放。“姓资姓社问题讨论”,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极大地解放了人们思想,推动人权理念和实践发生深刻变化。“姓公姓私问题讨论”,推动全体社会成员依法平等参与社会经济事务,人的尊严和人权得到社会广泛的重视和尊重。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深化、升华了人权的价值、理念和实践,已经并继续对中国人权的发展产生具有历史意义的推动作用。
三、伴随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中国人权在经济领域进而在社会各领域都发生深刻变化。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变到充满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场前无古人的伟大变革。国有企业焕发活力,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市场日趋繁荣,商品更加丰富,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对人民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影响和作用,自由平等、公平公正、竞争参与的意识普遍增强,中国人权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得到维护和发展,生存权、发展权和其他社会经济权利得到进一步实现。
四、伴随中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贯彻实施,中国人权进入了依法保障、稳步发展的健康轨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开启了中国民主法治的新征程,标志着我国人权保障的新开端。1999年,“依法治国”成为宪法原则,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成为中国人权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人权保障的法制体系基本形成,人权原则渗透到立法、执法和司法的各个环节,中国人权在可靠的法制保障下不断发展。
五、伴随中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中国人权在前所未有的开放环境中深入发展。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对外开放,形成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区域梯次开放的格局,实现了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拓展的全面开放。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人权在开放中日益发展,在同世界的紧密联系中不断进步。
六、伴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人权日益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崭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30年来理论创新中最重要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重大战略思想。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符合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实现了国家整体发展与人权发展的高度一致,彰显执政理念、执政方略、执政行为的伟大变革。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人权始终不渝、具有伟大意义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实践。
记者:30年来,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人权取得了怎样的历史性成就?
林伯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保障和发展《世界人权宣言》所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从国情出发,努力维护和发展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等其他各项人权。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发表第一个人权白皮书、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即将公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科学发展观成为党和国家重要指导方针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为标志,中国人权事业扎实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民族气派、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一、中国人民的人权主体地位在改革开放中进一步彰显。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创造历史、改变历史的伟大作用,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进步,推动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权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是改革开放、社会发展、人权变化的参与者、主导者、实践者、受益者。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充满志愿者笑容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进一步彰显了人民人权主体地位,展示了中国人权崭新形象。
二、中国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奋斗中实现了历史性改善。1978年到2007年,中国经济实现世界少有的年均9.8%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由世界第十跃至第四,占世界经济的份额由1.8%上升到6.0%。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381元上升到18934元人民币,人均国民收入由190美元增加到2360美元。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1479万人。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成功养育了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13亿人民,这是中国对世界人权进步事业的巨大贡献。
三、中国人民的公民、政治权利在民主法制建设中得到有效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全国农村普遍实行了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人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及言论自由权等得到有效保障和不断发展,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特殊权益得到保障。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逐步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行政管理体制、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法治领域各个环节的人权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
四、中国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维护和实现。文化事业快速发展,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5.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6.6%。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已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人均受教育年限比改革开放前提高了3年多。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达1885万人,居世界第一。
五、中国人民的经济社会权利在全面加强社会建设中迅速发展。就业总量成倍增加。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人群健康状况持续改善,人均期望寿命由1981年的67.8岁提高到2005年的73岁,居发展中国家前列,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社会保障的总体框架基本形成,覆盖面不断扩大,水平不断调整提高。8300万残疾人得到社会的特殊关爱。高度重视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的环境权得到有效维护。
六、中国人权国际交流合作在和平发展道路中取得重要成果。积极参加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人权理事会等机构的工作,参加《发展权利宣言》等一系列国际人权法律文书的起草和制定。已经参加包括《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在内的25项国际人权公约,正在积极研究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广泛开展国际人权交流合作,与世界几十个国家举行了人权对话、磋商,积极开展国际人权斗争,中国特色人权观得到国际社会更多的理解和认同。积极参与国际和平和人道主义事务,在反恐、维和、卫生、环境等众多领域的国际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从自己的历史和国情出发,遵循《世界人权宣言》的基本原则和人权理念,学习借鉴古今中外人类文明进步成果,加强人权宣传、教育和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具体实践,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人权普遍性的原则必须同各国国情相结合;人权是社会全体成员的权利;人权是一个权利体系,不仅包括公民、政治权利,而且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不仅包括个人人权,还包括集体人权;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人权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稳定是实现人权的前提,发展是实现人权的关键,法治是实现人权的保障;人权在本质上是一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对话与合作是促进国际人权发展的正确途径等等。这些人权理念在人权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在十七大报告以及其他一些重要文献中,揭示、提出和阐释了一系列重要的人权理念,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
——关于以人为本。十七大报告提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关于民主法治。十七大报告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关于自由平等。十七大报告要求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自由平等理念,提出“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
——关于公平正义。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关于公民、政治权利。十七大报告提出,“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关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关于国际人权交流合作原则。十七大报告提出,“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昭示国际人权交往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倡导对话、反对对抗的原则。
中国政府和人民从自身情况出发,揭示了人权发展的基本途径。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建设任务,扩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昭示了中国人权发展的基本途径。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公民、政治权利,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以及环境权等相关权利的保障,只有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建设中才能实现。
记者:在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事业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您还有怎样的考虑,又有哪些具体经验?
林伯承:纪念《宣言》发表60周年和改革开放30周年,最好的行动就是要高举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进一步实践、丰富和发展《宣言》的原则理念,不断把中国特色人权事业推向前进。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人权事业,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方向,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实践、引领行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符合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以此为基点,我们要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出发,总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统筹谋划、认真做好人权事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工作,全面推进人权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认真总结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中国人权事业。经验主要有: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发展人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人权取得的所有成就,归根结底是党领导的结果。坚定不移在党的领导下发展人权事业,是时代、历史和人民的自觉选择。
二是坚持改革开放发展人权。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活力源泉,充满生机活力地推动着中国人权不断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发展中国人权事业的必由之路。
三是坚持解放思想发展人权。解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思想解放运动中求实创新,持续发展,是中国人权的真实写照。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动力所在。
四是坚持民主法治发展人权。民主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特征,是人权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制度保障。进一步扩大民主、完善法治,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五是坚持社会稳定发展人权。社会稳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保持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人权继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六是坚持民族精神发展人权。民族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人权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进一步弘扬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时代追求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权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