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同样精彩的人生——记我国蓬勃发展的残疾人事业

时间:2008-09-05 09:40  来源:人民日报

   2005年春节,亿万观众从荧屏上看到曼妙的舞蹈《千手观音》,感受到令人震撼的美丽,也认识了那些带来美丽的残疾人演员。

  源于“一定要像健全人那样生活”的信念,24年前为中国获得第一枚残奥会金牌的盲人运动员平亚丽,不畏艰难,创办了3家按摩店。

  听广播,曾经是有视力障碍的残疾人杨清风获取资讯的重要来源。如今,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他成为一名广播节目主持人。他自信地说:“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实现就业。”

  仅“十五”期间,全国累计扶持贫困残疾人1166万,700万农村残疾人摆脱贫困,共有594万残疾人享有最低生活保障。国家彩票公益金还帮助5万多户无房或极度危房户残疾人改善了居住条件。

  改革开放30年来,全国为盲、聋、智残少年儿童兴办的特殊教育学校已发展到1667所,义务教育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2803个,在校盲、聋、智残学生达58万人,入学率达80%。而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接受专科、本科教育的残疾人约3万人,特别是近几年来,每年都有约4000人通过考试被国内高校录取。

  ……

  一组组数据、一个个事实,无不折射出中国残疾人事业的蓬勃发展。

  法律法规日益完善

  我国现有8300多万残疾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34%。为保障残疾人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法规,涉及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法律就有50多部;我国还颁布实施了《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等保障残疾人权益的专门性法律、法规。

  2004年底,中国启动了《残疾人保障法》的修改工作,2008年4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修订后的残疾人保障法,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法律体系不断得到健全和完善。

  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进一步改善,许多残疾人、残疾人亲属当选为人大代表或被推荐为政协委员,进入各级人大、政协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据2006年的统计,全国共有1078名残疾人、残疾人亲属和残疾人工作者当选为县级以上人大代表;全国共有2169名残疾人、残疾人亲属和残疾人工作者被推荐为县级以上政协委员。

  人性关怀不断提高

  家住北京东城区的刘先生深有体会地说:“现在北京公共设施普遍配套建设无障碍,使我们腿脚不方便的肢残人出行方便多了。”北京市123座地铁站每站都有一个站口可以乘坐升降平台,实现无障碍通行。残疾人进出地铁站时,工作人员还会协助他们使用。北京残奥会开幕在即,轮椅升降平台、残疾人专用卫生间、低底盘公交车等“无障碍”设施在北京随处可见。

  而这些,只是全国各地建设无障碍设施的一个缩影,尊重残疾人、关爱残疾人的“无障碍”服务观念已逐渐深入人心……

  为营造残疾人融入社会生活的无障碍环境,保障残疾人权益,中国残联和建设部等相关部委先后颁布实施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特殊教育学校无障碍设计规范》、《铁路旅客车站无障碍设计规范》等一系列无障碍规范,并于2004年命名了12个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十一五”期间,我国还将在全国范围内建成100个无障碍建设城市。

  同时,国家还积极加强信息交流无障碍工作,推动政务信息公开无障碍,推动电视新闻、电影、电视剧加配字幕,鼓励电视台开办手语节目,在重点公共场所建立信息屏幕系统,为聋人提供手语翻译或者书面语文字交流援助,从而确保残疾人能够充分、有效地融入社会生活。 

  康复服务全面展开

  杭州下城区东新社区的俞锡梁,3年前因中风半身不遂,现在可以拄着拐杖下楼帮助妻子照看店面了。他把这一切归功于社区医生每天上门对他进行康复训练。在全国像俞锡梁这样享有康复服务的受益面迅速扩大。

  对残疾人来说,康复是终身的需求。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公安部、教育部、中国残联等6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总体目标: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经过“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等几个残疾人事业五年规划的实施和推动,已有1330多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建设逐步加强;残疾人康复人才队伍逐步壮大;社区康复工作在示范区培育活动的带动和社区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的大环境下稳步推进,全面开展,“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逐步成为现实;彩票公益金残疾人康复等项目的实施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医疗救助等政策的纳入,使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与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爱耳日”、“爱眼日”等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康复知识普及率和残疾人自我康复意识显著提高;积极开展残疾预防,减少了残疾发生。总体来看,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教育就业力度加大

  改革开放以来,残疾人教育已初步形成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特殊教育体系,残疾人教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989年,教育部、财政部、原国家计委、民政部和中国残联共同出资,设立中央特殊教育专项补助费,每年2300万元,用于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2001年起,该项补助费提高至每年2720万元。截至2006年,已累计投入近5.5亿元人民币。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也设立了特教补助费。

  由于残疾影响和外界障碍,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残疾人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就业较其他人群存在更多的困难和问题。为了切实保障残疾人平等就业的权利,我国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对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国务院和相关部门还相继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残疾人劳动就业的政策和文件,对于不同时期残疾人就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予以有力的指导和支持。

  目前,全国已建成地市级以上残疾人文化活动场所1036个,体育活动场所1324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出访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他们的演出赢得全世界的赞誉。在雅典残奥会上,中国代表团以63枚金牌的成绩,第一次成为各参赛代表团的“领头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我们欣喜地看到,残疾人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在感动别人的同时,也激励着自己。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使我们的社会更有活力,更加温暖,更富生机,他们的人生同样精彩。

分享到:
编辑:王晓燕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