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30日),西城区旅游局为德国夫妇皮特和西蒙娜举行了简短的欢迎仪式,并向他们赠送奥运福娃和胡同游览地图。这对年轻的德国夫妇是本市首批入住奥运人家的外国游客。他们将在奥运人家居住五天,然后返回上海工作。
皮特(左一)与西蒙娜感受四合院的温馨。 本报记者王磊摄
德国夫妇珍爱福娃
皮特夫妇所住的奥运人家是什刹海大金丝胡同12号。小小朴素的院门,推开后豁然开朗:石榴树、香椿树郁郁葱葱,金丝雀、百灵鸟在鸟笼中翩翩挥翅,东南西北四面的房屋将花花草草围在其中。
昨天早上9点,葫芦藤下的开放式餐厅内,皮特和西蒙娜悠闲地吃着女主人精心为他们准备的早餐:切片面包、草莓酱、奶酪、水果搭配茉莉花茶。
“茶很棒、好喝,我最喜欢茉莉花茶”,西蒙娜说,中国茶令她印象深刻。夫妇二人都是第一次来北京,来北京前特意到柏林大学学习了10个月的中文,“但现在还是有好多话听不懂”。
据介绍,这对德国夫妇都是做律师工作的,此次来上海协助做奥运有关的法律服务。西蒙娜说,他们今天要去胡同转转,然后去颐和园。这次来北京度假,主要是游胡同,去天安门、故宫,还想去听京剧。
收到西城区旅游局赠送的大福娃后,西蒙娜很喜欢,不时地拿着福娃让记者拍照。采访快结束时,男主人找到装福娃的盒子,把福娃认真地包好,“我要把它带回国好好保存”。
双人床的厢房抢手
女主人王志熹介绍,申请奥运人家后,特意腾出4间12平方米的卧室用于接待游客。“老外都长得高大,我特意把家里原来的床都换掉,买了两张加大的床。”她透露,德国夫妇本来想住有一张大双人床的东厢房,但由于被人预订了,只能住在只有两张小床的西厢房。
西蒙娜说,住在四合院里,就是希望能体验到地地道道的北京人的生活氛围。
主人学外语服务宾朋
“Do you wantsometea?”王志熹一边和记者聊天,一边不忘为西蒙娜服务。为接待外国游客,她和丈夫荆继昌专门请了老师学习英语,现在已基本能用英语和外国人交流了。
50多岁的荆继昌和王志熹都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荆继昌是满族人,父辈为他留下这座大院。按照标准,“奥运人家”每天的接待费用为50至80美元不等,荆继昌家取中间值,400元一晚(含早餐)。荆继昌说,奥运期间的接待工作已经排满。根据预约情况,奥运期间将有5名中国台湾游客和3名德国游客陆续入住。
■花絮
德国客主动要用筷子
昨天早上,面对女主人王志熹精心准备的早餐,皮特坐到座位上准备享用。突然,他指着摆放整齐的刀叉,操着生硬的汉语说“筷子”。王志熹明白他想要筷子,疑惑地拿来一双筷子。皮特并拢手掌,握起筷子,夹住面包,开始吃早餐。面对主人的惊呼,西蒙娜笑着解释:“我们德国人很早以前也用过筷子。”(记者文静 通讯员魏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