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大部制“满月”凸显新气象 机构改革如何渐入深水区

时间:2008-04-21 08:19  来源:新京报

资料:3月23日19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新牌匾在原交通部大楼门前挂出。杨秉政 摄

  3月1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任命了新一届国务院组成部门负责人,新部委和新面孔集体走上历史前台,第6次国务院机构改革也随之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与前几次机构改革不同,此番大部制改革并非单纯着眼于机构的成立与裁撤,而是彼此职能的重新整合。而今,大部制改革已迎来“满月”。这30天里,无论是环境保护部新政迭出送上的惊喜,还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一正九副”首长制所凸显的改革之难,都成为国人瞩目的焦点。随着各大部委“三定”方案的上报,改革渐入深水区。

专家观点:

  “不是政府职能的重新分配”

  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可以宽职能,但不能多职能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所涉及的部委,目前正谨慎、低调地确定“三定”方案(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根据目前的程序安排,“三定”方案要限时将方案上报中编办,中编办再作相关协调和修改,之后报国务院审批,然后人员到位。

  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说,这一方面说明这项改革的难度,同时也说明了改革路径仍没有更多人的参与。在他看来,相关部委的“三定”方案理应跟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一样,其确定过程本应是一个相对公开的过程。

  定编制比较棘手

  在汪玉凯看来,定编制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是改革的难点之一。虽然目前“三定”方案最终没有公开,但汪玉凯认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的“一正九副”,已经说明了涉及人事问题改革的难度。

  “虽然这次改革不以减少人员为目的,但因为职能的调整,工作和岗位要跟职能调整相吻合,这会使一些人的工作和岗位发生转变,可能会有人会因此离开部委”。这可能也是目前“三定”方案之所以谨慎、低调的原因,但不应成为“三定”方案按照一定原则推进的阻力。

  最重要是定职能

  汪玉凯说,“三定”方案中最重要的是定职能,并依据职能确定机构。

  汪玉凯寄希望于“三定”方案能够理顺关系,要把相关部委里过宽过多的职能脱离出来,“可以宽职能,但不能多职能”。他希望部委在确定职能时数量要少,“凡是社会组织和市场能够承办的职能政府就不要再干预,不是要把现有的政府职能重新分配”。在这个前提下,对部委内部职能和机构进行优化。

  但汪玉凯最看重的则是“三定”方案能不能体现决策、执行和监督职能的相对分开。他甚至将此视为本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是走回老路还是有所创新”的一个衡量标准,“是最关键的一个观察点,但也是一个难点,如果没有实现,这次还有走老路的危险”。

  他认为,通过“三定”方案,把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相关部委的司局和一些议事协调机构办公室改造成执行机构,“不应有决策权”。(记者 郭少锋)

分享到:
编辑:杨云涛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