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地球观测 保护全球气候
――纪念2008年世界气象日
中国气象局局长 郑国光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观测我们的星球、共创更美好的未来”,这既充分展示了人类对美丽和谐地球家园的无限向往,也明确表达了观测地球系统对于更加深入和全面了解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更加科学地把握自然规律,更加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和防御自然灾害,走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
地球是独特的,大气、海洋、陆地和冰冻圈构成了地球生命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和丰富的资源。地球也是美丽的,复杂多变的气候、形态各异的地貌和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构成了千姿百态的壮美自然环境。人类在这样独特的星球上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明。
美丽的地球需要精心保护,美好的未来需要努力创造。人类美好的未来必然是建立在更加适宜生存、生活和生产的自然环境基础之上。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这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
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我们更加重视保护生态和环境,更加重视节约能源和资源,更加重视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
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始终是气象工作的崇高而艰巨的使命。长期以来,气象工作者持续深入研究地球大气运动规律,对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及其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影响的认识逐步提高。但是,地球系统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对地球系统的认识水平还远远不够,自然的许多现象和变化,科学家至今还难以给出准确的科学结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远远超出人们的经验估计。今年年初我国南方地区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极端气象灾害,也暴露出人类社会在自然灾害面前还十分脆弱,对自然灾害的观测、预报、预警和防御还有很多不足,研究地球系统,把握自然规律,还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科学探索。
观测是人类认识和研究自然的基础。气象科学本质上就是一个观测科学。通过对地球大气温度、湿度、风场、降水、气压以及大气化学成分准确、及时、连续、详尽的观测,气象工作者不断探寻大气运动和变化规律,逐步掌握了预报天气和预测气候的科学方法,这就为防御台风、暴雨、干旱、雷电等各种气象灾害提供了有利条件。人类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及其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有着密切关系等的重大科学发现,就是基于十分客观的观测资料得出的科学结论。此外,气象观测也能够清晰地展示出地球各个区域的气候特征,这对于有效利用气候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合理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地球观测系统十分复杂。至今为止,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已经建立了覆盖全球的地基、空基和天基观测系统,发展了遥感、遥测、雷达、卫星等先进的观测技术。但是这些努力仍远未实现对地球的准确、细致和连续观测。同时对地球海洋、环境、生态、冰雪等观测的相对薄弱,也制约着人类更加深入和全面地认识自然。作为一个政府间国际组织,地球观测组织倡导建立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其目标是要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建设一个由多系统组成的、分布式的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以获取综合、有效和持续的地球观测数据,进而得到地球系统状态和变化的信息。我国是地球观测组织的重要成员,为切实加强我国地球观测,国家科学技术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相关部门编写了《中国综合地球观测系统十年规划》,把国家、地方和各部门建设的地球观测系统集成起来,对陆地、大气、海洋和空间环境实行全面、全天候、全天时的综合观测,统一观测标准和规范,促进数据共享与应用。
我国是一个气象大国,观测站网规模和业务项目、观测资料内容和覆盖范围、观测技术力量和队伍规模等在全球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基本建成了由气象卫星、天气雷达、地面气象站等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网络。我国有3颗气象卫星同时在轨运行,是世界上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3个国家之一。我国已建成132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实现了每6分钟对大气状况进行一次立体观测。我国正在加快建设气象监测和灾害预警工程,发展新一代气象卫星系统,建设大风、雷电、沙尘、雾霾、酸雨、温室气体、积雪等专业观测站网,逐步建立天基、空基、地基一体化内在结合的、多圈层的综合观测系统,实现多尺度的立体观测。中国气象局还与相关部门联合制定国家气象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监测相关标准和观测规范,建立交通、电力、民航、海洋、农业、林业、环境、地质等高影响天气观测系统,不断提高综合观测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
观测地球既需要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天气和气候对于人类生产生活和发展至关重要,保持观测的连续性、均一性和可比性对于深入研究和认识自然规律至关重要。因此,我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支持地球观测,保护观测环境和观测设施。观测地球也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科学活动,这里我也诚挚地邀请社会公众积极和广泛地参与中国气象局即将组织实施的志愿观测计划,在满足公众兴趣爱好的同时,也为掌握更多的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信息尽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