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专家称2020年前我国工资总额有3-4倍提高空间

时间:2008-01-07 08:12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漫画:它们比工资涨得快! 中新社发 李忠 作

  “工资应该涨,也有空间涨,涨了也会好。”一句简单的话,激起在场上千人的掌声。

  这是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新年报告会”上的一个场景。在《劳动合同法》实施的第一年,呼吁加快工资增长的声音,正在从各方逐渐汇聚。

  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系系主任文跃然认为,建立一个高工资支付的经济,而不是一个工资节省的经济,对中国更加有利。

  他引述数据称,近年来,我国居民工资增额实际上是偏低的,从1990~2005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率从53.4%降到41.2%,降低了12个百分点,而且这个趋势还没有根本性的扭转。

  “利润侵蚀工资”的背后,文跃然认为,在现有的产业结构下,劳动力结构性失衡。劳动密集型产业里劳动力的供过于求,再加上我国工会组织发育还欠成熟,使得在劳资博弈中劳方不能处于与资方平等的位置。

  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也在会上直言:简单掠夺低端劳动力市场的时代应该终结了。

  曾湘泉表示,过大的收入差距,导致低端市场、低端人群购买力不足,消费不足。而通过最低工资制度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最有效、最具有强制性的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方法。

  但他也承认,招商引资的冲动,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地方政府没有动力提高最低工资。

  不过,由于最低的“血汗钱”得不到制度上的保障,“民工荒”近年来在各地此起彼伏。有学者指出,“刘易斯拐点”已提早降临我国,以劳动力密集、低劳动成本为基础的传统中国高速经济增长模式即将终结。

  曾湘泉对此并不完全认同。“我国并未出现普遍民工短缺的问题。局部区域存在的“民工荒”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工资形成机制上,而非绝对供给的因素。”

  “10年前拿了600块钱,10年后还拿这个钱,他怎么还能够在城市呆下去呢?”曾湘泉反问。

  经过测算,曾湘泉认为,2008年是劳动力进入市场规模最大的一年,大约有2000万人,其中1000万人是初中毕业以下的人,就业压力将非常大。

  “以后虽然还会增加,但增量会减少。预计在2015年,劳动力供给的形势可能会出现一个较大的变化。”曾湘泉对《第一财经日报》透露。

  对于未来工资增长前景,文跃然预测,到2020年,工资总额有3~4倍的提高空间,人均工资约有2.4~3.2倍的增长空间。

  “工资应该涨,也有空间涨,涨了也会好。”文跃然对我国未来的工资增长前景很乐观。

  自去年开始的通胀压力,也在逼迫政府部门加快工资改革的步伐。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已表示,加快推进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建设将成为2008年六大重点工作之一,《工资条例》也正在起草中。

  曾湘泉对本报表示,提高工资并不会削弱企业的竞争力,反而将逼迫产业转型与升级。(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张馨月)

分享到:
编辑:杨云涛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