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大陆军事专家回应台报专论:应及时捕捉和平善意

时间:2007-12-21 13:03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1974年的西沙海战,两岸军人曾同仇敌忾。本报资料图

  “如果要想真和平,就应及时捕捉对方的善意,随时创造和平的氛围;如果不想和平,就会带着敌意的眼光和心态恶意歪曲和抹杀对方的善意”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海峡两岸军人的共同职责》文章发表后,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从了解的情况看,绝大多数意见都是积极和善意的,这表明维护台海和平、结束两岸敌对状态,已经成为广泛共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众多的反响和评价中,也存在一些不同的声音。其中,台湾媒体发表的《强化心防 反制中共“三战”图谋》专论和《大陆拉拢台军 心战喊话影响甚微》访谈两篇较为突出。分析看来,两位作者和多数友人同仁间的差距,主要反映在“一个立场、两种理念”上。

  “一个立场”有问题

  “一个立场”是指,作者首先把我的文章定位为“三战”,这个前提就错了。我的本意没那么复杂,是看着陈水扁疯狂地搞“台独”,一步一步地把两岸推向战争的边缘,不忍见两岸骨肉同胞战场相见。须知战火无情,战争是不能尝试的呀!

  我的目的就是想呼吁两岸军人能够携起手来结束敌对状态,共同推动和维护台海和平发展,为维护台海和平多办些好事,多做些实事,讲了些真话,结果对方却站在一种敌对的立场上把它曲解为“三战”,这不能不令人感到很遗憾。

  你们很多退役的将领、兄弟都到大陆来过,有的还在大陆长期居住;你们很多亲人都到大陆来经商,有的直接在这里安营扎寨;每年来大陆的就有400多万人次,现在常住大陆的已有80多万人!你们去问问他们,他们到大陆来是不是我们用“三战”拉过来的。

  “两种理念”没道理

  “两种理念”:一个是在国家理念上,对方在专论和访谈中一再强调“国军是国家的军队”,但他所指的这“国家”是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事实上,这个国家应是包括台湾在内的13亿人民的中国,这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他讲的所谓“国军服从于国家”,实质上还是要让这支军队为“台独”理念效劳,变成“扁家军”,为“台独”看家护院。这就把前提搞错了。台湾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土地,作为军人,我们要看好这块土地,把和平和幸福留给子孙,不要把怨恨、仇恨留给后代,更不要去在两岸之间制造战争。

  另一个是在治军理念上,对方讲“国军效忠三军统帅立场不变”,这就更有问题了。军队的服从是建立在基本价值的认同之上的,在这里,就是维护民族的利益,维护中华民族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而不是去盲目地效忠某一个人,更何况效忠的是一个死心踏地搞分裂,送你去当炮灰的“台独”分子和民族罪人,台湾军队的同仁们,你们真的认为陈水扁这“台独”就能搞得起来?真的想跟大陆打一场“独立战争”吗?好!那么打起仗来怎么办啊?!谁要打仗啊?!我们是要追求台海和平的呀!我们完全明白,你们绝大多数也都是希望台海和平的。所以,离开民族大义讲服从,首先就是把台湾军队置于不义的境地。

  效果客观存在难抹杀

  至于有人在访谈中谈到对文章的效果问题,认为可以这样看:首先,我原本企求的效果,只是想追求两岸军人不要相互仇恨,不要相互怀疑,共同遏制“台独”这个制造台海战争的源头,这样的效果,是大陆军人充满和平诚意的最大愿望,反映了两岸军人的历史选择,是时代发展的大势,不是哪个人说一两句话就能阻挡得住的。

  其次,作为一名军人的普通呼吁,竟然引起一些人扣上这么多诸如“统战”、“三战”那样的帽子,害怕引起台湾军人“叛变”,为了不让台湾军队的同仁们看到,惊慌失措,到处防堵,竟然连其他电子网络媒体上有关这篇文章的内容都删掉了。对一篇仅有两千来字的文章就怕成这个样子,确实有点儿不可理解。如果硬要说效果,那么,我看这种举动本身就是实际的最有说服力的,也说明一些人对所谓“效果”内心是很明白的。

  不能接受恶意解读

  在家庭里,我常给家人说,夫妻俩吵架,只要不分家,什么都可以谈,一心一意都为这个家庭着想,那么这个家庭肯定是美满、幸福的,别人就是想拆也拆不散的。这里的前提是不曲解、恶意地理解对方。对两岸关系来讲也是这样,如果要想真和平,就应及时捕捉对方的善意,随时创造和平的氛围;如果不想和平,就会带着敌意的眼光和心态恶意歪曲和抹杀对方的善意。

  现在,和平发展已经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两岸的军人要在这个基础上,努力寻找共同点,寻找推动结束敌对状态的办法,维护和建设好我们共同的家园,而不是去拆散它。在这里,我还是真心诚意地希望台湾军队的同仁们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能三思而行!(王卫星 作者系军事科学院台海军事研究中心主任) 

分享到:
编辑:董洁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