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时报》2009年9月12日文章:胡同吆喝声唤起往日情怀 安德鲁?雅各布( ANDREW JACOBS)
北京——天色刚蒙蒙亮的时候,北京的院子和旧胡同深处就能听见起伏的叫卖声:“羊肉,羊肉!”,“鸡蛋,大米,鸡蛋,大米!”……
这些都是走街串巷的小贩们招徕生意的方式。就像八月份的知了声一样,他们的吆喝声是北京夏日的底色,许多居民一到这个时候,都期盼着小贩们带来甜甜的糯米糕,高声鸣叫的蛐蛐儿。
比小贩更多的则是收购废品的人,他们靠收旧报纸,旧电脑或破棉毯生活。
“如果你喊的不够大声就会饿肚子,”37岁的陈林(音)说。他收购用过的电器,和任何含有金属的物品,每天能挣5美元。“没人知道我到底喊得是什么,”他说,“但是他们记得我的调子,一听到他们就会走出来。”
曹慧平是个45岁的出租车司机,童年时被十几户家庭一起养大,他回忆起小贩们赛着吆喝的时光,“一会儿是卖糖的,他的声音一落,那边卖面粉的声音又起来了,跟着还有卖布的。”他的旧居原址上盖起了高楼,“我现在住在楼房里,大家互相都不认识,买东西都去超市了。”
体验老北京风味的一个好地方是前门。很多时候,人们可以在那里发现卖去皮菠萝的,卖药用和常用功能的蜂蜜的,还有只消一碗刀削面的功夫就能补好一双鞋的补鞋匠。
76岁的吴修龙(音)老人端着一个黄铜茶壶,坐在院子前,看着三个宝贝鸟笼,回忆起小时候等待的走巷小贩:卖豆饼的,卖玉米棒子的,卖火烧的。他说,“那时候他们把馒头两边都烤了,脆的很,上面还撒上芝麻,好吃极了。现在都没了。”
66岁的赵才(音)是磨刀匠,他有时还会带着个工具箱四处走走。他的吆喝很好听,一坐下来磨起刀,刀在磨刀石上来回的声音就会让老人家拿出用钝了的刀给他打磨。“我不喜欢不锈钢,”他有点不屑地说,“现在没人像以前那样做刀了。”老赵说话的口音表明他来自东北,已经做这行三十多年了。“懂了磨刀,就能读懂人,”
李海仑(音)属于不需要吆喝的小贩
李海仑(音)属于不需要吆喝的小贩,他卖的是数百只放在竹篾笼子里的蛐蛐儿,随处都会发出震耳欲聋的尖锐响声。从七月到十月,李骑着车带着他的蛐蛐儿在城里穿梭,根据蛐蛐叫声的质量和买家的眼光,每只蛐蛐可卖得五角到一元。
李海仑住的村子大约离北京有两小时车程,大部分当地村民都从事这一行:女的编笼子,男孩儿捉蛐蛐,男人们则骑车向城里的人兜售这些蛐蛐。除了偶尔的罚款,李每周能挣200美元,这对于忙于耕作的农民来说是笔不小的收入。无论他走到哪里,蛐蛐的叫声都能吸引一大群人。“卖蛐蛐儿的人一到,你就知道夏天来了,”一个打算买蛐蛐的人说。
李海仑也给自己的生意加上了点诗意的色彩。他说,中国人已经赏玩蛐蛐有了好几百年了。甚至乾隆也是一个斗蟋蟀的内行。“大家都喜欢这个”,他说,“蛐蛐一叫,你就会开心。”(编译:朱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