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国际人类学民族学专家谈中国民族政策的成功实践

时间:2009-07-30 10:12   来源:新华社

  在和谐的民族旋律中品味幸福
――国际人类学、民族学专家学者谈中国民族政策的成功实践

  新华社昆明7月29日电(新华社记者李菲、陈鹏、贾楠)7月的昆明犹如浩瀚的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的隆重召开正向全球散发人类学、民族学的无限魅力……

  28日,民族学参会学者张玉龙在本届大会“多彩中华――中国的少数民族”展馆中十分激动:“我是哈尼族,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我,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最直接的亲历者与受益者,这个展览让我再次感到身为中国少数民族学者何其幸运!我们生活在和谐的祖国民族大家庭中又是何其幸福!”

  “休戚与共、相互依存。充满亲和力、凝聚力的民族政策”

  “吉林援助西藏建设环保建材厂”“大学生千里支教到苗寨”“东西部联合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添活力”……“发达地区对口支援民族地区”展厅中陈列的一组图片,吸引了许多专家学者驻足观看。

  来自印度的学者阿巴斯说,互相帮助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而中国的民族政策正体现了这点。从这些充满温情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各民族人民亲如兄弟,感受到中国民族政策中的亲和力、凝聚力……

  “多彩中华――中国的少数民族”是本届大会的主题展览之一,590余幅图片、354件展品向观众生动呈现了中国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绚烂图景,更客观展示了中国政府为少数民族事业快速发展做出的不懈努力。

  云南省民委副主任岩秒看完展览后很激动,这个佤族官员梳理着自己求学从政的经历:出生于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一个中缅边境的佤族村寨,1973年被当地保送进入当时的云南民族学院中文系学习,25岁当上了县委副书记,1993年调任市民委主任,2003年调入省民委,其间一度还在国家开发银行挂职锻炼。

  “没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哪会有今天的我!”岩秒最喜欢唱的5首歌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社会主义好》《团结就是力量》《国际歌》和《走进新时代》,这个佤族汉子对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怀有深深的感情……

  国家不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还在教育、择业、干部选拔、生态环境、计划生育等方面予以倾斜照顾,使不同民族从有差别、有先后的社会发展中获得最普遍也是最迫切的价值认同。

  岩秒说,眼下佤族人民的生活很幸福,解放前还过着刀耕火种、有剥削有压迫的生活。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生活大踏步前进,尤其改革开放30年,佤族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更是自由自在,丰衣足食。

  参会专家,民族学、人类学双料博士龚田兰也是民族政策最直接的受益者:这位仡佬族学者上世纪80年代从贵州务川县城中学获加分升入中央民族大学,随后一路拿到双博士学位,现为民族出版社编辑:“我学了自己最想学的专业、干了自己最向往的职业,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吗?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让我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岩秒、龚田兰都认为民族和谐、团结向上是幸福感的主要源泉,而其中对于少数民族的根――文化的悉心呵护则至关重要,如佤族有祭祀、鼓舞、剽牛、崇拜神山等风俗,党和国家的政策都给予充分尊重。

  “对文化之根的守护使少数民族很容易获得身份认可与民族自豪,这是中华民族和谐音韵中最美妙的部分。”龚田兰说。

  “繁荣团结、和谐共进。民族政策促各族人民大发展”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完善,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好的民族政策让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参会的专家学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感同身受。

  “我国的兴边富民行动补助资金由2000年的1500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3.6亿元,累计达10.25亿元,兴建大量兴边富民项目,覆盖了基础设施、农业生产、生态建设、文化教育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云南省社科院民族专家杨福泉说,党和国家是实实在在地支持,笼统地说,衣、食、住、行水平全面提高,当地各民族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它实行60年来得到了全国各民族的衷心拥戴。可以说,它不仅仅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是真正体现和谐内涵的伟大创举。”本届大会“游牧民族法律文化研究”专题会参会学者阿木尔感慨地说。

  阿木尔是蒙古族人,她的家乡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充分保障了内蒙古各民族的政治权利,带来了经济迅速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数据显示,内蒙古经济增长速度已连续7年领跑全国。

  民族学专家木桢介绍,作为民族自治州县最多的少数民族大省(8个州、29个县),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与汉族早就血浓于水、相伴相依:“云南的少数民族融合度非常高,每个省直机关厅级干部中必有一个少数民族;通婚很普遍,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有的家庭甚至有4个民族;而一个彝族的火把节,连纳西族、白族甚至汉族都在一起过,同享欢乐,各民族对和谐团结的大好局面也格外珍惜!”

  繁荣团结、和谐共进。各民族地区近年来盛行的广场打跳上,在篝火、音乐的掩映之间,少数民族兄弟姐妹手舞足蹈,尽情释放,充分体验着新时期民族建设、民族发展带来的感动与喜悦。

  新形势下的民族幸福与民族骄傲

  国家民委相关统计表明,最近10年来中国政府始终将民族的和谐团结、繁荣发展放在首要位置。

  1999年,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迎来重大的历史机遇。

  2005年5月,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被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国务院同期颁发《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类人才、维护民族团结等描绘了蓝图。

  同年,国家对我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10省区86个县238个乡镇640个行政村进行扶持。至2008年,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资金累计达21.33亿元。

  2007年,国务院批准并颁布了《兴边富民行动“十一五”规划》,兴边富民行动进入全面推进新阶段。

  同年,国务院对民族自治区域提出了11项主要任务和11项重点工程,交通、水利、电力、通信、能源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等都有涉及;就民族贸易、民族企业、民族药业等等制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优惠扶持政策。

  ……

  “这不是简单的数字,是完全看得见的事实。”岩秒说,现在无论走进佤族村寨还是基诺族、布朗族山乡,总能看到笔直的公路、簇新的楼房、全套的家电,很多地方还有文化传习机构和文艺演出团体。可以说,改革开放30年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最快的30年,是各族群众从物质到精神极大丰富的30年,是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30年。

  中国的民族政策也得到了国外专家的交口称赞,参加本届大会的学者、菲律宾雅典耀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人类学系副教授安娜·拉不拉多说,中国既让少数民族参与管理国家,同时又大力保护他们的文化,这种做法非常好,值得学习。

  保加利亚科学院人类研究所的艾琳娜·玛鲁希亚科娃博士则认为,中国的民族政策非常积极,其成就令人瞩目,其中一些扶植少数民族发展的做法在多民族国家极具借鉴意义。

  一些接受采访的专家学者也坦承,目前,国内有一些地区和单位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但所有问题都应在发展中解决,一旦离开民族融合、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大前提,所有的民族幸福、民族尊严、民族骄傲都将无从谈起,别忘了,我们56个民族组成的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木桢说。

  木桢认为,“民族”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差异”的代名词,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唇齿相依、休戚与共才是各民族永恒的和谐之道。

  正如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参会中外学者得出的普遍共识:必须承认,各民族的发展也是有差异的发展,所有民族不可能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民族政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新形势下,中国完全有能力迎接挑战,奏响更加雄壮的民族和谐交响曲,为各少数民族、为中华民族大家庭谋求更大的骄傲与幸福。

编辑:王晓燕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