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泰晤士报》2009年5月11日文章:中国和英国——新的文化革命 英国财政大臣 阿利斯塔尔?达令(Alistair Darling)
经济峰会过去只有主要西方经济体和日本才会举行。但今天召开的中英经济峰会不只对建设两国的友好关系意义重大,同样也是因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重要角色。
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三大经济体。有预测称中国将在2050年之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所以中国有理由热切希望解决当前的经济问题。今天,第二次中英财金对话将首次在伦敦举行。这次对话将加强两国间文化和商业合作,这种合作关系每个人都可以亲见,从商店的货架到电影院的屏幕,再到大学的讲堂和实验室。
中英两国已经拥有紧密的经济联系。但是我们必须更加努力,抓紧机会去了解、从事贸易和投资。现在和未来数以千计的工作有赖于此。
中国在过去十年中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让每个国家都从中受益。从2000年开始,中国已经贡献了全球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中国商品现在出口到全球各地,成为世界第二大商品出口国。而且,这并非一个零和游戏。我们也因此获益,中国出口商品的60%是由外资或合资企业生产的。
我认为英国占据了独特的商业地位。英国是在中国最大的欧洲投资者。大约6000个英国投资的项目分布于中国的许多领域:沃达丰在通信行业,BP石油在能源领域,阿斯利康在制药方面,汇丰和渣打银行在金融服务领域等等。
而英国也是中国在欧洲的第二大投资目的地。大约400家中国公司在英国开业,超过60家在英国的证交所上市。他们在工程、通信和金融服务方面提供了高技能要求的职位。
所以,毫不奇怪,英国也想更了解中国。去年,有近一百万人参观了大英博物馆的兵马俑展览。 我们的中学里,七分之一的学校提供普通话课程。伦敦从北京接过了奥运会的火炬。
英国也在异地和高等教育方面和中国建立了坚实的合作关系。英国是第一个在中国建立大学校园的海外国家。超过八十所英国大学和学院与中国的教育机构有合作。来自中国大陆的留英学生超过六万人,是人数最多的留英学生群体。
两国的合作充满机会。就商业机会而言,中国的潜力无与伦比。她是全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和移动电话市场,拥有接近十亿用户。而在教育方面,英国则可提供专家、先进技术和世界级的科学基地。
今天两国会议的目的就是要把握这些机会。但我们同时也身处全球几十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背景之下,每个国家都受到影响并设法度过难关。所以,我们的首要目标就是达成共识,采取行动,支持增长。两国政府都向经济体中注入了更多资金,中国庞大的财政刺激方案也会惠及到英国。
同时,我们也需要在上个月伦敦峰会达成的协议基础上继续前进。中英两国都会在贸易金融协议方面做出实质性贡献,并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行投入资源,以减少危机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影响。我们都意识到,这既是道义要求,也是我们的经济利益所在。
中英两国都决心应对经济危机,必须携手向前,努力扩大两个经济体的各种联系。所以,我们必须在金融市场取得进步。英国已经与中国合作多年,帮助开发其资本市场,特别是公司债券方面。现在,我们必须扩大技术合作与交流的项目,这样,金融服务行业的监管者和央行管理者就可以互相学习。
同样重要的是,我希望两国都能支持更多的英国企业到中国上市,以及更多的中国企业到伦敦证交所上市。
此外,未来的繁荣也必须在环境上是可持续的。中国的庞大国土和人口都对能源供应提出了严峻挑战,中国每年新增发电量相当于英国全国年发电总量的1.3倍。在绿色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方面,英国可以提供很多专门技术。
我们会继续开展绿色研究的合作项目。通过国际合作和开发新技术,将会促进商业和大学层面的学习和创新。
最后,两国必须加强贸易联系。英国每年向中国市场的出口额超过十亿英镑。但是我们必须做得更多。这也是我们正在朝2010年六百亿英镑双边贸易目标迈进的原因。我们希望把重点转移到航空航天、环境基础设施、生物技术、制药和先进制造方面。而且,英国的贸易对象应该是整个中国——中国有250个规模和伯明翰相当的城市。两国的潜力都非常巨大。我们必须抓住机会。只有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建设更强有力的未来。(编译:朱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