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日报》4月25日文章,原题:文化中华主义崛起 华语片也很“民族”
时下,中国民族主义旋风正席卷韩国电影院。其代表作品是4月16上映的《叶问》和《梅兰芳》两部影片。两部电影虽有差异,一个是“武术”,另一个是“艺术”,但都是通过主人公的一生或影片背景,强烈得折射出抗日意识和民族主义色彩。
《叶问》充满了对中国传统武术的自豪感
影片《叶问》展示了人们对日本的敌忾情绪。尤其是,中华传统武术大师叶问与10名日本空手道高手对打并获胜的场面成了该片中最精彩的一段。该片还充满了对中国传统武术的自豪感。尤其是,叶问尽管经济拮据生活困难,却拒绝向日本侵略军传授中国拳术的场面等,充分展现了对中国武术的自豪感。片中叶问使用的拳术是咏春拳,它被称作实战对打武术中的精粹,也是李小龙日后创造的截拳道的原型。
《叶问》剧照
咏春拳是李小龙日后创造的截拳道的原型
《梅兰芳》展现中国人对传统戏剧京剧的自豪
《梅兰芳》剧照
电影《梅兰芳》同样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梅兰芳是生于清朝末年、即1894年的真实人物。梅兰芳对中国京剧的现代化有着决定性的贡献,人称“京剧大王”。身为京剧界的泰斗,梅兰芳在抗日战争时期,一直保持着民族气节没有向日本人低头。当时,部分京剧界人士选择了与日本人妥协的道路。1937年抗日战争正式打响后,梅兰芳辗转上海、香港等地,以拒不登台的方式开展了抗日斗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梅兰芳还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台湾新闻 两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