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益要求在世界经济事务中能拥有更多权力,比如建议创立一种新的全球货币,要求市场改革,并希望在国际金融事务上拥有更多话语权。中国政府这种日益上升的自信,对其本国国民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正面临失业率上升及潜在社会动荡的威胁。当伦敦二十国峰会举行期间,围绕中国是否可以或者应该充当领导角色,引发了诸多疑问。
要想了解中国年轻人对本国权力位置的态度,似乎没有比北京大学更合适不过的地方了。毛泽东曾在北大工作和学习过。此外,有很多世界顶级作家和思想家毕业于这个学校。90年前,北大学生曾发起推动变革的五四运动。从这里走出的很多毕业生,都在中国政府中担任要职。这里的学生们也都更清楚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
我最近在北大与一些新生进行了交谈,发现北大仍是一个思想活跃的场所。来自中国各地的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都同意一件事情:中国还没有做好准备带领世界走出经济危机。可能有一些民族主义者认为,他们的国家已是一个公认的超级大国了,但大多数人认为中国应该继续倾听、学习,并扮演顾问的角色。
19岁的蒋东兴(音译)来自天津,在谈到中国崛起时,他活像一个教授。他认为,全球经济危机起源于西方国家创立和主导的政治、经济体系,因此,西方国家要带头走出去。立志成为学者的蒋说:“我认为以中国现在所处的位置,我们不能激进地要求对国际经济和政治体系进行彻底变革。我想应该持一种旁观参与的姿态,并研究所有可能的情况。”
来自湖南省的18岁大学生赵菡雨(音译)则说:“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没变。”她表示,如果中国想要真正成为世界领袖,就必须走其他工业化国家的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使经济更加独立。
19岁的董玉婷(音)来自东北农村,她相信现在是中国发出声音的时候。或许中国无法解决世界金融危机,但考虑到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强势地位,北京参与讨论不可或缺。董说:“以前我们的声音太小,我们从不表态。但现在我们已开始表达意见了,但就像咿呀学语的孩童一样,还在寻找自己的声音。”
她的同学刘彬彬(音译)来自浙江台州,刘对同学的意见表示赞同但态度谨慎:“我认为中国还不够强大。”18岁的刘说,她只想“安安静静过舒服日子”。不过,她很快就加入讨论,认为中国还不能充当世界领袖,“因为国内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
尽管经济危机对身处北京的很多人来说,感觉并不明显,但在她的家乡浙江,数以千计的工厂倒闭,影响到了人们的现实生活。她担心“中国人对危机过于乐观”。
蒋东兴认为这都是看法不同的问题。他说,西方媒体热衷于描绘一个上升的中国,但这只是因为他们长期低估了中国——这不是能一笔绘就的地方,而是一片不断变化的广阔风景。
“如果你和来自社会各个角落的人接触,答案都会不同。一些人会告诉你中国是个非常强大的国家,而且不出几年我们将同美国和英国一样;另外一些人则会跟你说中国还有许多许多问题,哪怕他们会十分谨慎地说中国是个强大的国家。”蒋说,“一些中国人过于自信。如果过于自信,我们就不能清楚地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作者 Kathleen E.McLaughlin 译者 古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