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全国公共广播:中国“以补贴刺激内需”初获成功 

时间:2009-03-31 14:35   来源:中国网

  面对海外市场对中国商品需求的下降,中国政府正采取措施努力刺激国内消费,向购买国产冰箱、洗衣机、手机、电视、汽车的农村居民提供总额达22.5亿美元的补贴。但是中国居民偏好储蓄的习惯可能会使这一计划面临挑战。

  蔡纪守(音)是一个结实的农民,在百货商场里的惊喜地看着一个红色冰箱,一边听售货员讲解这台冰箱的特色。

  “我们想买冰箱好些年了,”蔡笑着说,“我们非常高兴”。

  这台冰箱价格是三百美元,政府给了他13%的补贴,差不多四十美元。

  “我们过去每天只能卖出十台冰箱,”这个位于西宁一家百货商场的销售员严明珠(音)说,“现在我们每天可以卖出原来的两倍。”

  家电下乡政策提高了40%的销售额,这和其他举措一起被寄希望于推动消费。

  一个广泛传播的方案是由杭州设计出来的,它通过在上海和其他城市发放旅游劵鼓励游客去杭州旅游。杭州还以消费券形式代替发放公务员十分之一的工资,并发放免费购物券。

  中国政府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其谨慎的国民储蓄过多,消费太少。

  “我把工资的70%到80%存在银行,”一名MBA学生谢瑞?赵(音)的说法印证了这种趋势。她过去在银行工作,工资是她朋友的两倍,但却住在家里。她存钱是为了读书,但她说,也因为这就是中国人的习惯。

  “我们中国人有个传统。我们不喜欢浪费钱。如果我买了太多东西,我妈妈就会数落我,”她说。

  中国有全世界最高的个人存款率:2005年,中国人将可支配收入的25%存在银行,而美国人的这个比例只有0.7%。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教授张军说,随着人们变得富裕起来,他们也就存得更多。“我们可以看到,过去十年中,消费支出在GDP中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根据2007年中国公布的数字,包括企业和政府存款在内的全国储蓄相当于GDP的49.9%。其结果就导致了巨大的全球贸易不平衡:中国人的储蓄事实上成了美国人消费的资金来源。所以,根据张的说法,刺激中国内需的影响是有限的。

  “短期来说,这并不能解决全球不平衡的问题,”他说。“我们可以说美国本国需要多储蓄,这样他们才能缓解全球不平衡的矛盾。”

  目前也有一些乐观的迹象。中国的零售额在今年头两个月同比上升了15%,高于一些人此前的预期。但是经济学家和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在上海演讲时称,中国不能拯救世界。

  “中国的消费水平——经济规模——在全球经济中的比例依然不高,还没有达到能够拯救全世界于水火之中的程度,”斯蒂格利茨说,“但另一方面,它可以扮演一个重要角色,这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尤其重要”。

  但是回到乡村,中国仍要面对怎样把农民转变成消费者的问题。

  48岁的卢卦弥(音)说,“我不买冰箱,我还得付儿子的学费。”此外,和许多其他农民一样,她也担心生病以后医疗费的问题。

  北京最近增加了教育和社会福利的支出。但是要真正形成一个消费型社会,中国需要建立一个民众可以依赖的社会保障系统。这一任务的实现还尚需时日。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