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济学家》3月21日文章,原题:中国眼中的世界,世界眼中的中国
世事皆利弊并存。对中国许多人来说,即使是全球经济被大风吹得东倒西歪,也是令人鼓舞的消息。过去30年,中国的崛起一直令人惊讶,但目前是中国没有同西方一起衰落。资本主义核心地区正面临恐慌。欧洲和日本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现在算不上中国的对手;美国这个超级大国也走过鼎盛。尽管中国避免摆出胜利的姿态,但是北京认为,重申中国崛起的时刻到了。
中国领导人不再老拿着以前那张讲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是个小角色,关心国内经济是重心。中国现在说自己是“强国”,并对美国挥霍性的消费计划表示担忧,因为中国有1万亿美元美国国债。美国财长对中国操纵货币的不慎言论被斥为荒唐。原本来北京道歉的希拉里受到欢迎,但是这次访问中美是平起平坐的。本月中美舰船南海对峙规模明显减小,但美国至少还在中国的关注范围内。欧洲却像一粒尘埃一样被忽略了,中国取消中欧峰会。因为萨科齐竟敢见达赖,法国还在中国黑名单上。
包括在中国,有一种观点流传甚广:世界现在面临两极化的地缘政治局势,中美各占一极。因此,下月G20 峰会将不是20国峰会,而是中美“G2”峰会。欧洲才告别小布什的单边主义,不愿来自太平洋两岸的夹击;日本一直对亚洲对手多疑;由于担心最大的敌人,华盛顿也有采取保护主义的行动。
在恐慌蔓延前,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那既强大又虚弱的新自信。最近,坊间流传中国有2000万就业岗位流失,这个数字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世行把中国经济预期增长率调低到6.5%。与别国相比,这个数字很可观,但是对于习惯两位数增长的很多中国人来说,这个数字意味着衰退。即使神奇的中国完成了8%的数字,还会有更多抱怨。中国不是洋溢着自信,而正在进行激烈的讨论:中国的经济体制和中国要成为何种大国。
所以中国的情况比西方人想像的要复杂。世界不是两极的,也许永远都不会变成两极。欧盟虽然缺陷很多,但却是全球最大经济体。这一切都不会掩盖一个事实:中国相对实力的增长———中国和西方都要学会适应这一点。
奥巴马要做一种艰难平衡。从长期来看,如果卸任前他不能把中国引向自由的多边体系,历史会证明他是失败的。短期看来,他应敦促中国遵守诺言,批评中国的过失:希拉里访华时本应该提西藏和人权。小布什政府的理念是欢迎中国在国际体系内做“利益攸关者”。与G7或G8这些小俱乐部相比,G20给中国在全球问题上拥有更大决策权提供机会,这也是中国表明能负责地施展自己新影响力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