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商品城--义乌已经成为吸引阿拉伯和非洲商人的磁石。法新社17日播发该社记者若埃勒·加吕发自义乌的电讯説,这个小城现在是世界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一下飞机就能明显看到大量外来人口进入义乌。
2月4日,浙江省义乌市人力资源市场前人头攒动。新春伊始,大批外来务工者来到义乌人力资源市场寻找工作,一些用工紧缺的当地企业也在此招聘工人,往年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以后出现的外来务工人员求职高峰提前出现。新华社发
来自尼日利亚的零售商安妮克·易卜拉欣三年前发现了这个贸易城市。她说:"我现在定期来这里购买各种各样的商品、礼物和家居用品。这里的商品质量不错,因为他们通常都是卖给西方人的,而且价格比欧洲有吸引力得多。"
在西方,中国对非洲的石油和其它自然资源的渴望一直占据各大报纸的显著位置。但是,类似义乌这样的市场表明了双方之间更深层的贸易关系,其中中国为非洲提供着大量价廉物美的商品。
为安哥拉首都罗安达的一家商店工作、现居住在中国南方城市广州的顺达·安德烈说:"这里的商品质量不错,而且价格低廉。我们一年发一个集装箱。"
据义乌副市长李旭航说,就在来自西方和许多亚洲国家的需求由于全球经济危机而减少的时候,去年10月举行的每年一度的贸易展表明来自中东和非洲的订单增加了。
这里的政府现在开始拿出更多的时间吸引一些新兴国家,例如巴西和俄罗斯,以及阿拉伯和非洲国家,而后者也给予了回报。
李旭航说,生活在义乌的1万名外国人中,有大约3000人来自阿拉伯国家,其他许多人则来自非洲。尽管没有义乌非洲人的确切数字,但李旭航说,至少有300人来自毛里塔尼亚。
莫克塔·乌尔德·哈利法就是义乌的毛里塔尼亚人中的一员,他也是许多靠北京提供的奖学金来到中国学习的非洲人之一。
上世纪90年代末期,当莫克塔还在北京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他每年就和另外两名同样来自毛里塔尼亚的朋友一起,为参加广州每年一度的贸易展的商人作翻译赚钱。随后,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门路,在大学宿舍里添置了传真机,充当外国客户和中国商家之间的中间人。
2000年,他们移师义乌,开创了自己的公司--一个总部设在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的进出口公司。
他们进口中国生产的茶叶、电池、纺织品和肥皂等商品。这些商品现在行销与毛里塔尼亚邻近的诸多西非国家,而且是以他们自己的品牌销售。
莫克塔说:"许多非洲人是来这里购买假冒商品的,但我们正设法树立我们自己的品牌……尽管这样代价有一点高。"三位合伙人现在拥有"一定的资产",2008年从中国各地向非洲共发了700个集装箱,其中有160个集装箱发自义乌。莫克塔说,他们正梦想着在非洲建立工厂,但是目前的局面还不够可靠。他说:"(非洲的)劳动力可能便宜一些,但带来的问题更多。技术和原材料也短缺。"
去年,中国与非洲之间的贸易额增长了45%,达到1068亿美元,而在2005年时这个数字还仅为4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