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香港《南华早报》:北京的酒吧侵蚀古城?

时间:2008-12-08 14:55   来源:中青在线

后海酒吧

  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北京曾是一处夜生活沙漠。上世纪80年代,生活在北京的外国人想要夜晚出游都无处可去。1981年到中国的美国人弗兰克·西格尔说:“一些饭店有酒吧,部分大使馆也有,逢周五就会办活动。北京就像一个小镇。”

  西格尔属于为北京繁华的夜生活打下基础的先驱者。1990年9月,他在位于三里屯的工人体育馆东门对面,开了北京第一家严格意义上的酒吧。18年后的现在,北京每周都有新酒吧和夜总会开张。

  但北京娱乐版图的改变并非没有代价。外国人记忆犹新的上世纪90年代初的那种乡村气息,早已消失不见。变化最明显的莫过于后海一带,那里已面目全非。这个临近北海公园的湖,被北京最古老的胡同和四合院环绕。

  当音乐人白峰(音译)上世纪90年代首次造访后海时,那里让他愉快地记起小时候待过的那个正迅速消失的城市。他说:“后海那时一点都没变。北京其他地方变化之快,我几乎都认不出来了,但后海贴合老北京的形象。那里完全是一个居民区,非常安静平和。”

  1999年白峰在临湖的一个传统四合院开了他的第一家酒吧,那时租金还不高。宁静的气氛吸引了当地人和外国人的光临,但好景不长。2003年初,“非典”爆发开启了后海一带日后成为北京夜生活中心之一的蜕变。他说:“人们想待在屋外,许多人没法工作,因此开始整天在后海消磨时光。接着一些生意人意识到这是开酒吧和餐馆的好机会。”

  由于得到当地政府的热情支持,酒吧几乎是一夜之间雨后春笋般冒出。如今后海周围都是点着霓虹灯的房子,看上去一模一样,步入这里会不断有拉生意者来搭话。

  对于居民来说,这种变化起初未免感到不快。“一开始,大家不喜欢有这么多酒吧,太吵了。”一位在后海住了50年的金姓退休工人说。但当他们意识到可以把房子出租给开酒吧的人从中赚钱时,态度转变了。

  白峰认为当地政府没有设法阻止后海的独特性遭到侵蚀,“他们根本不管所有那些灯,人们着力想把你拽到酒吧里去。这完全不是老北京的文化和风气。”或许后海现在最糟糕一面,正是所有酒吧仿佛一个模子出来的。就像由于统一开发导致内地许多城镇看上去雷同一样,后海一带以及北京其他地方的许多酒吧和夜总会,看上去千篇一律。

  但北京市政府显然没从后海所发生的学到教训,这从允许开发南锣鼓巷的方式就可看出。这个有着800年历史的胡同离后海不远,如今已成为由雷同的酒吧、咖啡屋以及服装和珠宝店构成的、人来人往的商业一条街。就像后海一样,南锣鼓巷仅几年时间就从一个老式居民区,变为类似于主题公园的东西。

  不过,尽管经济形势恶化,新酒吧开业丝毫没有减慢的迹象。随着后海和南锣鼓巷趋于饱和,附近的鼓楼和鼓楼东大街以北一带将成为下一个热点。(香港《南华早报》12月2日  作者 David Eimer  译者 朱庆和  )

编辑:王晓燕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