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环球报》网站8月30日播发一篇发自美国纽伯里波特的题为《回家之路》的署名文章,文章催人泪下,十分感人,转发如下以飨读者。
3名16岁的女孩今年夏天来到中国,在武汉市的一家孤儿院从事志愿者工作。当年这些女孩的亲生父母将她们抛弃时,正是这家孤儿院收留了她们。在两个星期的时间里,詹娜·库克、佐薇·瓜斯泰拉和诺娜·莫尔斯,不但为身患残疾的孩子们提供帮助,还教幼儿园小朋友学唱英文歌曲。她们给孩子们上游泳课和舞蹈课,加强了自己与出生国之间的联系。
库克和母亲、教母以及同样是从中国收养的12岁的妹妹,生活在美国的纽伯里波特。她说:“我一直想报恩。我一直想谢谢这家孤儿院对我的照顾。我想告诉他们,孩子们也许会离开,但不是永远离开。”
即便不是绝无仅有,库克和伙伴们的所作所为在美国人收养的中国孩子当中也是很少见的。自从中国大陆在上世纪90年代初允许外国人收养中国孩子后,美国人一共收养了约7万名中国儿童。对中国人来说,回出生国当志愿者也许很新鲜,但对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人所收养的韩国和其他国家儿童而言,却是司空见惯的事。
埃文·唐纳森收养问题研究所的执行主管亚当·珀特曼说:“以前人们不愿谈论收养问题,因为被收养的孩子应该生活在养父母家里,而不是生活在回忆中。我们的文化认为,他们应该回去寻根,应该回出生的地方看看。这样的事情会越来越多。”
1992年,美国人从中国收养的儿童从1991年的61名增加至206名,詹娜、佐薇和诺娜是其中几个。虽然许多孩子被收养后曾和家人回过中国,并参观过收留她们的孤儿院,但年龄大到足以报恩的中国女孩不多。事实上,詹娜曾经和父母来过中国两次。2006年,她去武汉儿童福利院的时候就提出回来当志愿者,但当时福利院院长说她的年纪还太小。
今年6月22日,三个女孩在佐薇母亲的陪伴下抵达中国的三大“火炉”城市之一武汉,成为第一批返回出生国担任志愿者的中国孩子。
武汉市儿童福利院是中国最大的孤儿院之一。在这个名为“小姐妹”的志愿者项目中,詹娜、佐薇和诺娜每周有3天为身患残疾的孩子提供帮助,还有两天则教孤儿院幼儿园的小朋友学唱英文歌曲。
她们认识了一名18岁的孤儿,自9岁时家人在一场火灾中遇难,这名孤儿就一直生活在这里。现在,他即将到华中科技大学就读。佐薇的母亲告诉佐薇,这就好比考上了哈佛大学。她们还认识了一名10岁的女孩,这名女孩即将被美国圣迭戈的一个家庭收养,却担心交不到新朋友。一个来自华盛顿州斯波坎的美国家庭收养了一名脊柱侧弯的女孩。
诺娜说:“这是一次非常愉快和高兴的经历,有时真令人激动不已。我真的觉得自己有幸来到了这里。”
这里的人们同样很激动。孤儿院的一名老师说:“这些女孩给课堂上带来了新鲜空气。”
在童年生活中,3个女孩始终在努力维系她们与祖国之间的联系,而这次行程则标志着她们的努力达到了顶点。她们不但一直学习中文和中国舞蹈,还参加了被收养中国儿童的联谊活动。
詹娜家的客厅里挂着中国的民间工艺品。为了让自己的卧室看起来更“中国”,詹娜还在墙上画了些竹子和猴子。詹娜说:“我爸妈真的很喜欢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