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东亚日报》3月27日文章,原题:朝鲜族精英纷纷来韩
中国的朝鲜族在韩国只是从事体力劳动和服务性行业已经成为历史。池龙天律师(音译)今年36岁,是出生在中国吉林省的朝鲜族,现在专门负责给进入中国的大企业提供法律咨询。他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后又取得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系硕士学位,并通过了司法考试,获得律师资格证。
大学毕业后,又于1999年在韩国高丽大学获得国际法硕士学位,之后去了澳大利亚悉尼法律大学留学,并考取了澳大利亚律师资格证。他现在负责企业收购合并、房地产管理、劳务等方面的法律事务。
最近,像池律师一样在韩国从事高级专业性工作的中国朝鲜族正在增加,“朝鲜族就是低级劳动力”的偏见正在消除。他们熟练掌握中、韩双语,对两国文化的理解也非常深刻,正在韩中经济、文化交流方面起着桥梁作用。
在韩国,对中国朝鲜族的看法正在改变。他们中除了律师,还有分析师、大学教授、艺术家等等,活跃在韩国社会的各个领域。
● 律师事务所中中国朝鲜族比例增加,进入到韩国的中国朝鲜族教授、研究人员增加了60%
池律师供职的太平洋律师事务所,最近因为关于韩国企业投资中国市场的法律事务陡增,只好又招聘了8名中国律师。这8名律师当中,除了一名是汉族之外,其余的都是在中国出生,又毕业于中国名校的朝鲜族。
池律师认为,“中国朝鲜族在中国也是优秀的人才,韩国以及韩国人应该以开放的姿态抛弃对中国朝鲜族的偏见和差别对待”。
不仅是在法律界,在韩国学界活跃的中国朝鲜族也越来越多。
根据首尔出入境管理局提供的资料,以教授、研究人员、讲师等身份前来韩国就业的中国朝鲜族人数从246名(2003年)增加到了397名(2007年),增幅为61%。另据调查,以去年年末位基准,在韩国国内攻读硕士学位的中国朝鲜族有33名,博士在读的有30名,公司派驻职员为83名。
出生在中国吉林省的金研究员,毕业于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后于1996年来到韩国,在延世大学国际经营系取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之后曾在中国延边大学经营学院担任副教授。现在他在POSCO研究所负责韩国企业进驻中国市场方面的战略研究。
金研究员认为,“韩国企业想在中国投资获得成功,必须要实行本土化。为此,有必要在当地雇用朝鲜族。”他同是还补充说,“应该多学习美国和香港企业的本土化策略”。
● 证券行业也有中国朝鲜族的身影
根据韩国证券行业协会的资料,到目前为止,有5名中国朝鲜族分析师分别供职于大宇、韩华等证券所,这之中有来自中国哈尔滨的郑香敏(音译)分析师,她去年11月进入大宇证券工作,现在负责中国宏观经济分析。
她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英文系,经导师的推荐,来到首尔大学攻读国际经营学硕士,并于2004年毕业。是推荐她到韩国的导师对备受留学问题困扰的她说:“韩国企业在中国上位很快,如果学习经营学方面的专业,以后会有很多机会。”
● 应该抛弃偏见,积极争取高级人才
专家们强调,如果想从国家层面上积极利用好这些中国朝鲜族中的高级人才,首先应该从摒弃对他们的偏见开始。
最近,中国延边科技大学针对希望到韩国就业的中国朝鲜族学生不断增多这一情况,已经专门成立了一个旨在了解韩国文化和韩国制度的人力开发院。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学生们还是在同等的条件下更看好日本企业,而非韩国企业。
对此,延边科技大学副校长李承律(音译)的解释是,这是因为“与韩国企业雇用中国朝鲜族的方式不同,日本企业的情况是,如果工作5-10年的话就可以被提拔到核心领导层”。
汉南大学中国通商学院的郑成恩(音译)教授也认为“在大企业中,朝鲜族相对于汉族来说,所受到的待遇要差,这是事实。比如说,从香港或外国知名大学MBA毕业的汉族可以升到很高的职位,但条件差不多的朝鲜族却还有的只能作为秘书。”
李承律副校长认为“最近,很多中国的朝鲜族学生,不仅懂汉语、韩国语,就是英语和日语也很熟练”,“韩国政府和企业应该从中国本土增加对他们的投资”。
郑教授则认为,“虽然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中国名校学习的朝鲜族学生很多,但关于他们的专业、特长等相关的更进一步的资料却一点都没有”。“从长远来看,有必要掌握他们的信息,给他们提供奖学金和相关的留学优惠,使他们日后能到韩国国内的大企业工作。”(环球网 张秋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