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中国最新“出口品”:国际公司(作者 Justin Pritchard/编译 朱庆和)
在从中国输出的服装、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商品的洪流中,有一样几乎不为人注意的“出口品”:国际公司。
几百年来,中国人远赴国外寻找财富,在他们开的餐馆和店铺周围建立唐人街。如今,中国公司正走向全球,它们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受到了待开发市场的吸引,携带了来自国内繁荣经济的大量资金。
在拉美,汽车工厂突然冒出;在瑞典的某个城市,一个庞大的商品市场预示着新生活;在美国,一家零配件厂商在收购陷入困境的公司;在南非,电视机工厂一派繁忙景象;在海湾地区,一个高技术公司正赢得改造电信网络的合同。
就像早年日本公司改变美国的制造业一样,中国公司可能最终会影响西方竞争对手的创新、竞争和经营的方式。“我们不仅认为自己是开拓者。”陈先生说,26岁的他负责在美国南部建设一个斥资1亿美元的电子产品配件厂和工业园,“我们还认为自己是探索者。”
在海外的中国公司尽管数量还很少,但正在迅速增长。据纽黑文大学国际商贸教授厄沙·哈利的分析,从1996年到2005年,中国公司对外国公司的投资达300亿美元以上,单在2004年和2005年就达近100亿美元。在美国和加拿大,中国公司如今已有大约3500个投资项目,相比之下5年前为1500个。走在最前列的是大型国有企业;中、小型私营公司紧随其后。
中国企业不仅在海外开设办事处和工厂,他们还搞开发和用自己的品牌销售产品,而不是仅仅向寻求廉价商品的西方公司供货。这种竞争使得美国和欧洲的公司更难在先进产品削价和投放大众市场之前榨取早期利润。
与日本的公司——上世纪80年代他们高调来到美国被视为一种威胁——不同,中国的企业受到包括密歇根州、加利福尼亚州、伊利诺伊州和佐治亚州等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