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莱茵邮报》3月12日文章,原题:中国的马克思
戴着历史的眼镜来审视现实的政治争论,往往会有豁然开朗的启示。
日前,德国社民党内部的危机使我联想到了中国哲学的古典时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时代”,深层次的政治、社会危机和自然灾害是这个时期的特点。
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思潮百家争鸣,学者竞相游说诸侯将相,希望他们接纳自己的政治观点。墨子和他的学生是百家学派中最受争议的一支,欧洲人对墨子的理论并不陌生。
墨子生活于公元前5世纪和4世纪初,正是孔子去世(公元前479年)后的时期。他出生于农民家庭,墨子学派是孔子学说的最大反对者。墨派反对家长式的社会结构、反对党派性、反对浪费、反对侵略战争、反对暴政,提倡不拘一格降人才。简而言之,墨子的学说孕育着“社会主义”的最初原型。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念,他强调博爱、和谐。从很多角度看来,墨子的学说比他所处的时代进步得多。墨子强调博爱、互助,他虚构了一个借助再分配而和谐共处的乌托邦社会。
墨子的主张,通过税收和再分配协调整个社会已经在西方世界实现了。但其实西方世界低估了中国对文化、社会结构、邻国的统治以及整个世界的影响力。回顾一下孔子学派和墨子学派当年的对阵会,我们会对今天的形式豁然开朗,因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一切似乎又卷土重来了,谁曾料到“社会主义”曾经出现过,甚至带着中国血统。(环球网 邵京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