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主任研究员雅科夫·贝格尔日前撰文指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年了。中国伟大作家鲁迅的梦想实现了:中国不再用砖头加固将其与其他民族隔离开的长城。30年来,中国融入全球化的方针与建立市场经济的方针并举,中国的内政和外交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俄罗斯《独立报》29日刊登了贝格尔这篇题为《中国:没有围墙》的文章,要点如下:
经济腾飞
中国在物质上从全球化中得到了什么?政治稳定、廉价和勤恳的劳动力、各类政策优惠将大量的外国企业家吸引到这个国家:起初是来自港台地区的同胞,然后是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的大公司。他们在中国站稳脚根后,开始生产日益优质和工艺日益复杂的全球知名品牌,这些商品很快充斥了中国国内以及各大洲国家的市场。
外国投资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还不到3%,但它们确保了其大部分的对外贸易和五分之一的国家财政收入。外资企业共有员工2800万人,占城市工作人口的十分之一。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两个世纪前这个头衔还属于英国。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这个进程更加快了。今天,中国的摩托车产量占世界的五分之二、空调占三分之一、洗衣机占四分之一、电风扇占四分之一、电冰箱和化纤产品占五分之一。
急剧增长的出口拉动了整个经济的发展。外国企业家带来了现代化的工艺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这些又为民族资本所利用和借鉴。30年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无人能敌---年均10%以上。国库得到快速充实。中国外汇储备达到天文数字---1.5万亿美元,人均超过1000美元。这还没有把拥有不少黄金外汇储备的香港算在内。得益于此,中国在1997至1998年重创许多亚洲国家的金融危机中经受住了考验。现在,中国还抓住机会向国外输出资本,购买其感兴趣的不同经济领域的境外企业资产---在国内能源和原料极度短缺的情况下,这显得尤为重要。
沿海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现在,这些地方的城市建设、公共事业和居民福利与发达国家的都市已经不相上下,当然中国内陆地区还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水平。
增长的代价
这一切是否意味着,全球化对中国经济仅仅有利而无害呢?当然不是。尽管中国想尽办法使全球化带来的益处最大化,并尽可能降低其负面后果,但也无法完全避免负面效应。这里仅列举一些随着全球化进程而日趋尖锐的问题。
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加了它对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依赖程度,加剧了市场行情急剧波动时的政治经济风险。这种依赖性是以外贸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来衡量的,近年来这个比值不断增长,已经数倍于日本、美国和印度。
出口带动的经济增长还给周边环境造成压力,耗尽本就不够充裕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植物资源和能源。中国融入全球化正好赶上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先进国家倚赖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和低能耗产业,将高能耗和环境污染企业迁往国外,包括中国。今天,外国投资者还在继续向这些企业投资。
中国对于出口产品,甚至高科技出口产品的生产投资,大部分仅限于组装和简单加工个别零部件或进口原料。这种性质的出口并不能促进自主科技创新。提供大部分出口产品的外企,其许多关键技术依然对中国保密。因此,随着大型外国公司的进入,中国摆脱技术上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局面这一希望还远未实现。
而在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方面,摩擦正在加剧,这是由于就业岗位的争夺和对日趋匮乏的原料和能源来源的竞争。一些国家的企业对廉价中国商品的涌入越来越抵制。几十个国家对中国展开反倾销、反补贴和反贸易保护主义的调查。
同时,中国国内对跨国公司独霸国内市场的担忧也在加剧。另一方面,外国公司只在东部沿海地区开展业务,这进一步拉大了这些地方与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上本就悬殊的差距。
这一切促使中国探索另一种较少依赖出口、较多依赖内需的经济发展模式。但为此需要大幅提高居民收入,首先是农村地区的居民。中国领导人今天还致力于发展本国创新能力。在出口产品中用"中国创造"代替"中国制造"。民族资本应当在出口中发挥主力作用。对于违反环保标准的企业,国家将采取最严厉的措施。
制度创新
全球化和市场的发展要求重新构建中国经济的制度基础,使之接近国际标准。中国实行了建设法制国家的方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法规,以确保各市场经济主体的平等竞争和市场机制自动发挥作用。减少了对经济的行政干预,提升了市场对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的作用,不过这项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国家仍是最重要生产要素---土地和资金的主要投资者和管理者。当前行政垄断还很严重。因此,政府职能和管理体制正在成为主要改革对象。
生活方式西化
全球化改变了成千上万中国人的外貌,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改革之初,上海一家照相馆的橱窗里,一件西式夹克衫格外引人注目,衣服上挂的牌子写着:"可以穿这件夹克在店里照相。"那时,许多上海人都还穿着毫无款式可言的蓝色或灰色棉布衣裤,对于当时十分罕有的时装,当然乐意一试。今天,上海和其他中国城市的居民早已经见惯各种颜色和款式的衣服,就像任何一个西方国家。商场柜台里琳琅满目的商品针对不同品味和消费阶层的人。过去,留长发都会被视为对正统的挑战,现在,姑娘小伙不仅梳着时髦的发式,还把头发染成各种颜色。
全球化不仅改变了潮流和时尚,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社会行为。过去,人们大都在30岁以前结婚。男女发生婚前或婚外的性关系要被开除或重罚。现在,离婚率迅速攀升,而且常常是女方提出离婚。情侣们,包括非传统性取向的情侣,不再隐瞒自己的关系。这些导致的不可避免的结果是,卖淫、淫秽出版物和艾滋病的传播。
当世界越来越钟爱营养健康的中餐时,中国消费者却对汉堡包、炸鸡腿和用转基因土豆做成的薯条趋之若鹜。过去,中国人的饮食以蔬菜、米饭和豆类为主,患心血管疾病的人比西方少得多,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为肥胖和胆固醇过高所苦。酒类消费不断增加,伴随而来的是肝硬化和神经紊乱等疾病的发病率上升。今天6.7%的中国男人患有酒精依赖症。
中国有数万年轻人赴西方大学深造。数百万人在本国学习英语。在掌握现代化知识的同时,他们还学到了西方的世界观、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流派划分也和西方一样。
西方大众文化与民族文化的联系正愈发紧密。中国年轻人播放器里的音乐是其西方同龄人正在听的音乐。他们观看同样的好莱坞特效大片、肥皂剧和电视娱乐节目。美国的电影和体育明星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不亚于本国。中国有的城市还准备建迪斯尼乐园。
但是,说西方化已经完全战胜中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就言过其实了。上面所列举的只是年轻人中间的现象,而且是大城市的年轻人,老一辈人和小城镇的居民所受的影响则要小得多,他们构成了人口的主要部分。而且,中国的人际关系建立在有别于西方的基础之上。人与人的关系中道德和伦理所占成分多于利益。
文化交融
西方世界能否像改变中国经济那样在未来彻底改变中国文化?这个问题还没有一个最终答案。而从中华文明的历史经验来看,只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几个世纪中,它成功吸收了其他文化的元素,使其自身文化得到充实和巩固。能否改变中国文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某些基本传统的生命力,其中一个重要传统是,无论身处何方,每个华人对自己的根都有一种深深的眷恋。这种情结不是现代化或西方化能够斩断的。不仅在中国大陆,新加坡也是如此。
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在中国全球化的同时,世界也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化",这既表现在经济方面,也表现在文化方面。今天人们对中国的兴趣日渐深厚---不仅对其伟大的历史遗产,还对从科学、艺术到体育的各个社会生活领域的成就---就证明了这一趋势。今夏的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还将使这两种趋势加强。